|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2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0页 |
| ·引言 | 第21-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 ·国内外竹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竹/木质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竹木复合单元材料表面性能 | 第30-46页 |
|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31-32页 |
| ·试验材料制备 | 第31-32页 |
| ·试验设备 | 第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6页 |
| ·表面润湿性能 | 第32-35页 |
| ·XPS 表面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 ·FT-IR 分析方法 | 第36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45页 |
| ·材料表面润湿性能 | 第36-39页 |
| ·材料表面XPS | 第39-43页 |
| ·FT-IR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竹木复合材料胶合界面胶黏剂渗透性能 | 第46-70页 |
|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48-49页 |
|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 ·试验设备 | 第48-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检测指标 | 第49-50页 |
| ·试验结果 | 第50-68页 |
| ·EPI 在毛竹/杨木复合材料界面渗透性能 | 第50-57页 |
| ·UF 在毛竹/杨木复合材料界面渗透性能 | 第57-67页 |
| ·胶黏剂在竹木复合材料界面中的渗透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四章 毛竹/杨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胶合强度关系 | 第70-83页 |
|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70页 |
| ·试验材料 | 第70页 |
| ·试验设备 | 第70页 |
| ·试验方法 | 第70-71页 |
| ·主要胶合工艺参数 | 第70页 |
| ·胶黏剂种类对毛竹/杨木复合材料胶合性能的影响 | 第70页 |
| ·单元材料对毛竹/杨木复合材料胶合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性能检测 | 第71-72页 |
| ·试验结果 | 第72-81页 |
| ·EPI 胶合毛竹/杨木单板复合材料 | 第74-76页 |
| ·UF 胶合毛竹/杨木单板复合材料 | 第76-79页 |
| ·胶黏剂种类对毛竹/杨木单板胶合性能影响 | 第79-80页 |
| ·竹材处理方式对胶合性能影响 | 第80-81页 |
| ·毛竹/杨木复合材料胶合性能与材料表面润湿性能和渗透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五章 毛竹/杨木单板复合材料胶合界面应力应变分布 | 第83-112页 |
| ·数字散斑相关法测定竹木复合材料界面应变分布 | 第84-91页 |
|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原理 | 第84-85页 |
| ·试验材料及制备 | 第85页 |
| ·试验设备 | 第85页 |
| ·试验方法 | 第85-86页 |
| ·试验结果 | 第86-91页 |
| ·竹木复合材料界面应变应力分布的有限元模拟 | 第91-110页 |
|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91-92页 |
|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92-93页 |
| ·模型计算过程 | 第93-94页 |
| ·试验方法 | 第94-95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95-110页 |
| ·界面应力应变分布与胶合强度关系 | 第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2页 |
| 第六章 湿度和水分对界面胶合性能作用 | 第112-1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12页 |
| ·试验设备 | 第112页 |
| ·试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 ·单元材料的干缩湿胀性能 | 第112-113页 |
| ·周期湿度条件下单元材料尺寸变化 | 第113页 |
| ·周期湿度条件下竹木复合材料尺寸变化 | 第113页 |
| ·周期湿度变化对复合材料界面胶合强度的影响 | 第113页 |
| ·水分对复合材料界面胶合强度的影响 | 第113页 |
| ·试验结果 | 第113-120页 |
| ·单元材料的干缩湿胀性能 | 第113-115页 |
| ·单元材料周期湿度环境下的尺寸变化 | 第115-116页 |
| ·复合材料周期湿度环境下的尺寸变化 | 第116-117页 |
| ·周期湿度环境下复合材料胶合强度的变化 | 第117-118页 |
| ·水分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1页 |
| 第七章 温度对界面胶合性能的影响 | 第121-141页 |
| ·周期温度变化对界面胶合性能的影响 | 第121-1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121页 |
| ·试验设备 | 第1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121-122页 |
| ·试验结果 | 第122-125页 |
| ·小结 | 第125页 |
| ·非等温条件下竹材/杨木单板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应变分布数值模拟 | 第125-141页 |
| ·几何模型 | 第126页 |
| ·模型假设条件及简化 | 第126页 |
| ·数学模型 | 第126-129页 |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129-132页 |
| ·模型计算 | 第132-1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34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134-140页 |
| ·小结 | 第140-141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41-145页 |
| ·结论 | 第141-143页 |
| ·讨论 | 第143-144页 |
| ·建议 | 第144-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51页 |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151-152页 |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