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复合物理治疗在脑中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5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智能康复训练的意义第12-15页
   ·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国外的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技术第15-17页
     ·国内的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技术第17-18页
     ·利用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初步结论和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中风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第21-41页
   ·中风的临床表现和偏瘫的特征第21-23页
     ·中风后的生理特征第21-22页
     ·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第22-23页
   ·中风康复的医学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第23-27页
     ·神经可塑性理论第23-26页
     ·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第26-27页
   ·运动功能训练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第27-30页
     ·牵引治疗第27-28页
     ·复合运动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第28-29页
     ·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合运动模式的需要第29-30页
   ·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分类第30-33页
     ·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第30-31页
     ·按用力程度分类第31-33页
     ·上肢复合运动训练方法第33页
   ·红光的生物效应及其临床应用第33-34页
     ·红光的生物物理特性第33-34页
     ·红光的生物学效应第34页
     ·红光的临床应用第34页
   ·超声波治疗的原理第34-40页
     ·超声波的概念第35页
     ·描述超声波的重要物理参数第35-37页
     ·超声波的作用机理第37-38页
     ·超声波的治疗作用第38-39页
     ·超声治疗所需波形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系统设计和康复仪器设计要求第41-55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41-42页
   ·康复仪器的设计要求第42-47页
     ·康复仪器设计的医学基础第42-44页
     ·康复仪器牵引机构的设计要求第44页
     ·患肢支撑机构的设计要求第44页
     ·康复仪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第44-45页
     ·康复仪器安全性的设计要求第45-46页
     ·康复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要求第46页
     ·康复仪器满足工作环境的设计要求第46-47页
   ·康复仪器的运动学分析第47-49页
     ·腕关节的运动和自由度第47-48页
     ·康复仪运动的数学模型第48-49页
   ·各部分的功能与构造第49-53页
     ·交流气泵第49-50页
     ·充气装置第50-51页
     ·电磁换向阀组件第51页
     ·微处理器控制部分第51-52页
     ·压力传感器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康复仪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第55-75页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55-66页
     ·微处理器单元第56-58页
     ·直流电源模块第58-59页
     ·时钟模块第59-61页
     ·A/D 转换模块第61页
     ·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第61-63页
     ·液晶显示模块第63-64页
     ·按键模块第64-66页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6-74页
     ·软件设计概述第66-67页
     ·CPU 外设驱动库简介及主程序的算法设计第67-69页
     ·μC/OSⅡ操作系统概述第69-71页
     ·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到 LM3S615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脑机接口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展望第75-79页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简介第75页
   ·BCI 系统的组成第75-76页
   ·脑机接口的关键技术第76-78页
     ·输入信号类型选择第76-77页
     ·输出信号类型选择第77页
     ·用户的正确训练第77-78页
   ·BCI 在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前景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核独立成分分析在心律失常模式分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