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农业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9-43页 |
| ·CNFC 模型介绍 | 第19-33页 |
| ·模型计算方法及图解 | 第19-21页 |
| ·参数及其来源 | 第21-33页 |
|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3-35页 |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3页 |
| ·递阶层次指标结构建立 | 第33-35页 |
| ·指标解释 | 第35页 |
|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评价方法建立 | 第35-41页 |
|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6-38页 |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8-39页 |
| ·数据标准化 | 第39-40页 |
|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合理性指数 | 第40-41页 |
|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合理性评价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9页 |
| ·黄淮海地区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43-57页 |
| ·北京市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43-45页 |
| ·天津市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45-47页 |
| ·河北省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47-49页 |
| ·河南省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49-52页 |
| ·山东省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历史变化 | 第52-54页 |
| ·黄淮海地区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特征 | 第54-57页 |
| ·黄淮海地区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合理性的评价 | 第57-63页 |
| ·食物链氮素流动系统合理性指数变化分析 | 第57页 |
| ·不同地区食物链亚系统氮素流动合理性指数变化分析 | 第57-60页 |
| ·食物链各亚系统氮素养分系统合理性指数变化分析 | 第60-63页 |
| ·黄淮海地区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影响因素 | 第63-65页 |
| ·城镇化水平对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的影响 | 第63-64页 |
| ·经济发展水平对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的影响 | 第64-65页 |
| ·人均收入水平对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的影响 | 第65页 |
| ·不同指标对食物链养分流动合理性(S)的影响 | 第65-69页 |
| ·不同系统中效率指标改变 | 第65-66页 |
| ·不同系统中环境排放指标改变 | 第66-67页 |
| ·不同系统中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改变 | 第67页 |
| ·不同系统中效率和环境排放同时改变 | 第67-69页 |
| 4 讨论 | 第69-73页 |
| ·食物链氮素养分流动特征 | 第69页 |
| ·资源、环境代价及效率 | 第69-71页 |
| ·食物链养分流动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1页 |
| ·食物链养分流动合理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71-72页 |
| ·参数变异性 | 第72-7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 附录 | 第81-9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