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4页 |
·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及河北省状况 | 第16-23页 |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6页 |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特征 | 第16-17页 |
·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状况 | 第17-23页 |
第3章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3-30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6页 |
·构建指标体系的根据 | 第23-24页 |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24-26页 |
·指标权重体系 | 第26-27页 |
·评价标准选取 | 第27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7-30页 |
·济与生态环境水平综合指数 | 第27-28页 |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 第28-30页 |
第4章 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 第30-46页 |
·基于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的河北省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第30-35页 |
·数据整理 | 第30-31页 |
·确定权重 | 第31页 |
·综合发展水平计算 | 第31-32页 |
·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 第32-35页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子系统评价 | 第35-41页 |
·河北省经济系统评价 | 第35-37页 |
·河北省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 | 第37-39页 |
·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评价 | 第39-41页 |
·河北11个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第41-46页 |
·河北11个地区协调发展度计算 | 第41-42页 |
·河北省11个地市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第42-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