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成石灰华泥沙含量及其流域土壤侵蚀趋势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钙华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成因机理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气候环境方面的研究 | 第12-14页 |
·测年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微层理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岩石学方面的研究 | 第14页 |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背景 | 第18-29页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8-24页 |
·地质背景 | 第18-22页 |
·气候特征 | 第22页 |
·土壤与植被 | 第22-24页 |
·人文地理环境 | 第24-25页 |
·人口的变化 | 第24-25页 |
·城市化发展 | 第25页 |
·地理环境与河成石灰华沉积的关系 | 第25-29页 |
·河成石灰华的形成机理 | 第25-26页 |
·河成石灰华沉积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9-42页 |
·采样 | 第29-36页 |
·采样点的确定 | 第29页 |
·采样点地理位置 | 第29-31页 |
·钙华样品的采取 | 第31-36页 |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第36-42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36-40页 |
·泥沙含量测试 | 第40-41页 |
·年龄确定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河成石灰华泥沙含量分析 | 第42-46页 |
·滴水岩剖面泥沙含量分析 | 第42-43页 |
·雅河剖面泥沙含量分析 | 第43页 |
·花溪平桥剖面泥沙含量分析 | 第43-44页 |
·天河潭剖面泥沙含量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河成石灰华年龄测试分析 | 第46-53页 |
·精度测年问题 | 第46页 |
·河成石灰华沉积年龄分析 | 第46-53页 |
·滴水岩剖面沉积年龄分析 | 第46-49页 |
·雅河剖面沉积年龄分析 | 第49-50页 |
·花溪平桥剖面沉积年龄分析 | 第50-51页 |
·天河潭剖面沉积年龄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流域土壤侵蚀趋势研究 | 第53-65页 |
·土壤侵蚀含义解译 | 第53-54页 |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区别 | 第53页 |
·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 | 第53-54页 |
·土壤侵蚀强度 | 第54页 |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概述 | 第54-56页 |
·自然因素 | 第54-56页 |
·人为因素 | 第56页 |
·河成石灰华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第56-57页 |
·石灰华的分布与区域内流域的关系 | 第56-57页 |
·石灰华中泥沙含量与流域土壤侵蚀的关系 | 第57页 |
·流域土壤侵蚀趋势分析 | 第57-65页 |
·滴水岩流域土壤侵蚀趋势分析 | 第57-59页 |
·雅河流域土壤侵蚀趋势分析 | 第59-60页 |
·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趋势分析 | 第60-62页 |
·天河潭流域土壤侵蚀趋势分析 | 第62-6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实验取得的初步结论 | 第65-6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