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缩略词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 影响微藻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 | 第10-12页 |
·光照强度对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0-11页 |
·温度对微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1-12页 |
·pH对微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2页 |
2 微藻(蓝绿藻)无机碳利用与碳酸酐酶 | 第12-17页 |
·微藻无机碳利用机制 | 第13-14页 |
·微藻无机碳的转运方式 | 第14-15页 |
·碳酸酐酶 | 第15-17页 |
3 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阶段光合特性及无机碳素营养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阶段的光合特性 | 第17-18页 |
·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阶段的无机碳素营养 | 第18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光照、温度和pH对雨生红球藻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9-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光照强度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温度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pH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5-28页 |
3 讨论 | 第28-31页 |
·光照强度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温度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pn对H.pluvialis CG-11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雨生红球藻绿色细胞无机碳利用机制 | 第31-44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设计 | 第32-34页 |
·测定方法 | 第34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pH漂移实验(pH drift) | 第35页 |
·P-C曲线 | 第35-36页 |
·AZ、EZ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6-37页 |
·无机碳跨质膜转运方式测定 | 第37-39页 |
·蛋白核的光学显微观察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60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测定方法 | 第45-4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CO_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HCO_3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pH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氮磷比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Zn~(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CO_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HCO_3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页 |
·氮磷比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页 |
·Zn~(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及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0-61页 |
1 结论 | 第60页 |
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