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地震动输入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地震动强度包络线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人工拟合地震动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地震动参数特征 | 第15-23页 |
|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 第15-19页 |
| ·地震动峰值 | 第15-16页 |
| ·反应谱 | 第16-17页 |
| ·地震动持续时间 | 第17-19页 |
| ·黄土地区地震动特征 | 第19-23页 |
| ·黄土地区地震动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 ·黄土地区地震动参数特点 | 第20-21页 |
| ·黄土地区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人工拟合地震动时程参数对场地反应的影响 | 第23-72页 |
| ·人工拟合地震动时程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 ·基岩输入地震动的人工拟合 | 第24-30页 |
| ·拟合原理 | 第24-26页 |
| ·计算分析方案及拟合结果 | 第26-30页 |
|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30-57页 |
| ·地震动反应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计算结果 | 第32-56页 |
|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随机相位对地震动拟合时程的影响 | 第57-70页 |
| ·计算分析方案 | 第57页 |
| ·计算结果 | 第57-69页 |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汶川地震甘东南地区强震记录特征 | 第72-102页 |
| ·汶川地震强震动频谱分析 | 第73-85页 |
| ·地震动数据来源 | 第73-75页 |
| ·研究方法 | 第75页 |
| ·沿震中距的频谱变化 | 第75-85页 |
| ·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85-100页 |
| ·计算分析方案 | 第85页 |
| ·计算结果 | 第85-99页 |
| ·结果分析 | 第99-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 ·结论 | 第102-103页 |
| ·展望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项目 | 第11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1-112页 |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