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对照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前言 | 第10-16页 |
| 1、BMP 基因治疗与骨缺损 | 第11页 |
| 2、BMP 基因治疗的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3、骨缺损 BMP 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4、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 材料 | 第16-22页 |
| 1. 质粒、细胞、菌株 | 第16-18页 |
| 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18-20页 |
| 3.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 4. 常用液的配制 | 第20-22页 |
| 方法 | 第22-36页 |
| 1.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3页 |
| 3.PCR 扩增目的基因 BMP-2 | 第23-24页 |
| 4.PCR 产物的 TA 克隆 | 第24-27页 |
| 5.腺病毒穿梭载体 pEC3.1(+)的构建 | 第27-29页 |
| 6.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 7.重组腺病毒的制备 | 第30-32页 |
| 8.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与滴度测定 | 第32-34页 |
| 9. 人 MSCs 的分离、培养及 Ad-BMP-2 转染 | 第34页 |
| 10. Wetern bolt 检测 BMP-2 在蛋白水平的表达 | 第34-36页 |
| 结果 | 第36-42页 |
| 1.目的基因 pOTB7-BMP-2 的 PCR 扩增 | 第36页 |
| 2.重组质粒 TS-BMP-2 的构建 | 第36-37页 |
| 3.重组质粒 TS-BMP-2 的基因测序 | 第37-38页 |
| 4.重组 pEC3.1-BMP-2 的构建 | 第38页 |
| 5.重组 pAd-BMP-2 的构建 | 第38-39页 |
| 6.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扩增 | 第39页 |
| 7.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 第39-40页 |
| 8. 重组 Ad-BMP2 腺病毒滴度测定 | 第40页 |
| 9. Ad-GFP 转染人 MSCs | 第40-41页 |
| 10.Western blot 检测 BMP2 蛋白表达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51页 |
| 1、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 | 第42-43页 |
| 2、腺病毒载体的结构和分类 | 第43-44页 |
| 3、腺病毒载体的生物学特性 | 第44-45页 |
| 4、常用腺病毒载体的包装方法 | 第45-47页 |
| 5、体外连接方法构建含 hBMP-2 重组腺病毒的经验与体会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综述 | 第56-65页 |
| 发表论著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