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字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酸枣仁抗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14-28页 |
1. 材料 | 第14-15页 |
·动物 | 第1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4页 |
·仪器 | 第14-15页 |
2. 方法 | 第15-19页 |
·酸枣仁各组分提取分离 | 第15-16页 |
·吗啡依赖小鼠CPP 模型的建立及测定 | 第16-17页 |
·预测试阶段(d1-d3) | 第16页 |
·训练阶段(d4-d8) | 第16页 |
·测试阶段(d9) | 第16-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页 |
·MOR 诱导小鼠产生CPP 效应 | 第17页 |
·酸枣仁提取物给药方案 | 第1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7-19页 |
3. 结果 | 第19-26页 |
·MOR 诱导小鼠产生CPP 效应 | 第19-20页 |
·酸枣仁乙醇提取物对吗啡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20-22页 |
·酸枣仁乙醇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对吗啡依赖小鼠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22-26页 |
·酸枣仁乙醇提取各极性部位对吗啡依赖小鼠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22-24页 |
·酸枣仁中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吗啡依赖小鼠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24-26页 |
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酸枣仁抗吗啡位置偏爱作用有效成分的筛选及其自身依赖性研究 | 第28-39页 |
1. 材料 | 第28-29页 |
·动物 | 第2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2. 方法 | 第29-33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分离 | 第29-32页 |
·酸枣仁乙醇提物制备 | 第29页 |
·索氏提取 | 第29-30页 |
·D101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 第30-32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32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表达的影响 | 第32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自身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的测定 | 第32-3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3页 |
3. 结果 | 第33-37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表达的影响 | 第34-36页 |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自身诱导小鼠产生的CPP 效应的测定 | 第36-37页 |
4.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部分: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鉴定 | 第39-44页 |
1. 材料 | 第3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9页 |
·仪器 | 第39页 |
2. 方法 | 第39-40页 |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鉴定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 | 第39-40页 |
·色谱条件 | 第39-40页 |
·对照品溶液 | 第40页 |
·供试品溶液 | 第40页 |
3. 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依赖小鼠脑内NO 含量的影响 | 第44-49页 |
1. 材料 | 第44-45页 |
·动物 | 第4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45页 |
2. 方法 | 第45-46页 |
·实验分组和药物处理 | 第45页 |
·小鼠脑内NO 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BCA 法测定蛋白含量 | 第45-46页 |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 水平 | 第4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6页 |
3. 结果 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对吗啡位置偏爱小鼠脑组织 NO 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综述 | 第56-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