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蚕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家蚕微孢子虫在昆虫细胞中的增殖及CQ1株系建立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6页
   ·微孢子虫研究现状第11-15页
     ·微孢子虫的结构第11-13页
     ·微孢子虫的生殖圈第13页
     ·微孢子虫的分类和进化地位第13-15页
   ·微孢子虫的感染与生活周期第15-19页
     ·微孢子虫的感染与侵染机制第15-17页
     ·微孢子虫的生活周期第17-19页
   ·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9-21页
     ·微孢子虫核糖体rRNA基因及其间隔区的研究第19-20页
     ·微孢子虫蛋白质的研究第20-21页
   ·微孢子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微孢子虫形态性状多态性第21页
     ·微孢子虫基因组多样性第21-22页
     ·微孢子虫DNA多态性第22-25页
   ·家蚕微孢子虫体外感染增殖体系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第二章 引言第26-29页
   ·研究背景第26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实验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三章 家蚕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细胞和家蚕细胞体系第29-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实验材料第29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9-30页
     ·主要试剂、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第30页
     ·主要方法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家蚕微孢子虫在Sf21细胞系的感染传播第30-31页
     ·家蚕微孢子虫在Sf21细胞系和BmN细胞系中的增殖及寄主细胞的变化第31-35页
第四章 家蚕丝腺单病斑微孢子虫接种细胞及其传代培养第35-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36页
     ·主要试剂、常用溶液及培养基第36页
     ·主要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3页
     ·家蚕微孢子虫CQ1分离株经细胞传代培养后孢子大小的测定第36-37页
     ·家蚕丝腺单病斑CQ1分离株微孢子虫在Sf21细胞系中的增殖及传代第37-40页
     ·讨论第40-43页
第五章 家蚕微孢子虫CQ1株系纯粹性的分子评价第43-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9页
     ·材料第43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3-46页
     ·实验方法第46-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Sf21细胞传代培养的家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9页
     ·r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的PCR扩增第49-50页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第50-51页
   ·讨论第51-53页
第六章 小结第53-55页
   ·家蚕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细胞和家蚕细胞体系的建立第53页
   ·家蚕丝腺单病斑微孢子虫接种细胞及其传代培养第53页
   ·家蚕微孢子虫CQ1株系纯粹性的分子评价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课题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醛氧化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特征分析
下一篇:家蚕微粒子病免疫学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