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Web技术的本体安全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 ·语义Web | 第10-12页 |
| ·语义Web安全体系结构 | 第12-14页 |
| ·安全本体与本体安全辨析 | 第14-16页 |
| ·本体安全性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 第16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 第18-26页 |
| ·相关研究组织 | 第18-19页 |
| ·访问控制 | 第19-23页 |
| ·数据完整性 | 第23-26页 |
| ·语义互操作的可用性与语义异质 | 第26页 |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26-27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本体安全相关理论和技术概述 | 第28-54页 |
| ·本体 | 第28-36页 |
| ·本体论起源 | 第28-29页 |
| ·本体的定义 | 第29-32页 |
| ·本体描述语言 | 第32-36页 |
| ·访问控制模型 | 第36-39页 |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第36-37页 |
|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 第37-39页 |
| ·数据散列技术 | 第39-45页 |
| ·哈希函数安全性要求 | 第39-40页 |
| ·哈希函数分类 | 第40-41页 |
| ·SHA-256算法 | 第41-45页 |
| ·信息隐藏技术 | 第45-52页 |
| ·信息隐藏的概念 | 第45页 |
| ·信息隐藏分类 | 第45-50页 |
| ·文本数字水印 | 第50-51页 |
| ·主动数字水印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基于主动数字水印的本体RBAC模型 | 第54-70页 |
| ·问题背景 | 第54-55页 |
| ·WORBAC模型 | 第55-59页 |
| ·模型描述 | 第55-58页 |
| ·模型工作原理 | 第58-59页 |
| ·OWL信息隐藏技术 | 第59-65页 |
| ·OWL文档结构特点 | 第59-60页 |
| ·利用等价代换法隐藏信息 | 第60-63页 |
| ·利用留白字符隐藏信息 | 第63-64页 |
| ·利用注释区域隐藏信息 | 第64-65页 |
| ·算法描述 | 第65-67页 |
| ·水印嵌入算法 | 第65-66页 |
| ·水印检测算法 | 第66-67页 |
| ·WORBAC模型特性分析 | 第67-68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67页 |
| ·脆弱性分析及改进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四章 基于证明的本体访问控制 | 第70-9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0-75页 |
| ·传统访问控制技术面临的困境 | 第70-71页 |
| ·ABAC与RBAC比较研究 | 第71-74页 |
| ·策略描述语言的选取 | 第74-75页 |
| ·研究思路 | 第75-76页 |
| ·本体ABAC安全模型 | 第76-79页 |
| ·模型实现框架 | 第76-78页 |
| ·框架运行流程 | 第78-79页 |
| ·ABAC模型的形式化 | 第79-82页 |
| ·访问控制相关实体 | 第79-80页 |
| ·实体属性及策略 | 第80-81页 |
| ·访问规则示例 | 第81-82页 |
| ·模型实现关键技术 | 第82-87页 |
| ·SOAP消息封装 | 第82-83页 |
| ·规则的N3Logic描述 | 第83-87页 |
| ·N3Logic推理 | 第87-91页 |
| ·推理工具的选取 | 第87-88页 |
| ·推理实例 | 第88-89页 |
| ·推理应用—基于证明的访问控制 | 第89-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五章 本体数据完整性研究 | 第92-1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92-93页 |
| ·本体数据完整性校验模型及相关算法 | 第93-100页 |
| ·本体数据完整性校验模型 | 第93-95页 |
| ·模型实现相关算法 | 第95-100页 |
| ·模型可行性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100-109页 |
| ·模型可行性分析 | 第100-103页 |
| ·实验验证 | 第103-109页 |
| ·模型改进分析 | 第109-1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 第六章 本体互操作中的语义异质分析与处理 | 第111-135页 |
| ·本体异质及分析 | 第111-119页 |
| ·本体异质现象 | 第111-113页 |
| ·本体异质分类 | 第113-116页 |
| ·本体异质的传统解决方法 | 第116-117页 |
| ·语义异质分析 | 第117-119页 |
| ·模糊集理论 | 第119-123页 |
| ·模糊数据表示 | 第119-120页 |
| ·模糊隶属度的构造 | 第120-123页 |
| ·构造公共模糊本体消解本体中语义异质 | 第123-128页 |
| ·模糊本体定义 | 第123-124页 |
| ·模糊本体构造流程 | 第124-125页 |
| ·模糊本体构造方法 | 第125-128页 |
| ·模糊本体的查询与推理 | 第128-133页 |
| ·模糊本体的查询 | 第128-132页 |
| ·模糊本体推理工具 | 第132页 |
| ·模糊本体推理用例 | 第132-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8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35-137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7-138页 |
| 附录A 本体数据完整性校验系统核心程序源码 | 第138-151页 |
| A.1 特征字符串提取 | 第138-140页 |
| A.2 水印加密 | 第140-141页 |
| A.3 水印嵌入 | 第141-146页 |
| A.4 水印检测 | 第146-151页 |
| 附录B N3语法 | 第151-154页 |
| 附录C 缩略语 | 第154-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71页 |
| 致谢 | 第171-172页 |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及完成的工作 | 第172-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