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法学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的涵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法学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及其局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概说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流变 | 第17-23页 |
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 第17-19页 |
二、激进女性主义法学 | 第19-21页 |
三、文化女性主义法学 | 第21-22页 |
四、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法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缺欠与局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女性主义法学的后现代转向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概说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27-33页 |
一、政治领域的后现代转向 | 第28-30页 |
二、经济领域的后现代转向 | 第30-31页 |
三、文化领域的后现代转向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的思想基础 | 第33-39页 |
一、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 | 第33-35页 |
二、反二分法思维模式 | 第35-36页 |
三、反父权制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对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批判与超越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对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批判 | 第40-45页 |
一、否认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确定性与普遍性 | 第40-41页 |
二、否认传统女性主义法学本质主义的差异观 | 第41-43页 |
三、否认传统女性主义法学对男女平等的错误认识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对传统女性主义法学的超越 | 第45-51页 |
一、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消解与转换 | 第45-47页 |
二、对主体观的反思与修正 | 第47-50页 |
三、“双性同体”的两性平等观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照 | 第52-59页 |
第一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的理论价值及缺陷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在中国的现实关照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