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共晶成分Al2O3-ZrO2复相陶瓷的制备与超塑成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6页
   ·纳米陶瓷概论第13-17页
     ·纳米陶瓷的概念及其发展第13-14页
     ·纳米陶瓷的制备第14-16页
     ·纳米陶瓷的性能第16-17页
   ·陶瓷的超塑性第17-21页
     ·陶瓷超塑性的特点及表征第17-19页
     ·纳米陶瓷的超塑性第19-21页
   ·共晶陶瓷的特点及应用前景第21-25页
     ·熔融共晶复合陶瓷研究现状第21-22页
     ·熔融共晶复合陶瓷的制备第22-23页
     ·共晶复合陶瓷的凝固组织第23-24页
     ·共晶复合陶瓷的性能研究第24-25页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2 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6-29页
   ·试验用纳米粉体材料第26页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炉第26页
   ·立式液压机第26页
   ·无压烧结炉第26页
   ·高温陶瓷熔融系统第26页
   ·真空热压炉第26-27页
   ·纳米复合粉体性能分析方法第27页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27页
     ·XRD物相分析第27页
     ·热重-差热(TG-DTA)分析第27页
     ·比表面积BET测定(BET)第27页
   ·纳米复合粉体性能分析方法第27-28页
     ·密度的测定第27页
     ·XRD物相分析第27-28页
     ·金相观察第28页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第28-29页
     ·抗载能力分析第28页
     ·断裂韧性的测定第28页
     ·维氏硬度的测定第28-29页
3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第29-39页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成分设计第29-30页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第30页
   ·纳米复相陶瓷粉体的实验制备过程第30-32页
     ·实验原料第30-31页
     ·实验设备第31页
     ·粉体制备第31页
     ·粉体表征第31-32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2-38页
     ·制备过程分析第32-33页
     ·PH值对粉体团聚度的影响第33-34页
     ·溶液初始浓度对粉体团聚度的影响第34-35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35-36页
     ·醇水比的影响第36页
     ·分散剂的影响第36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36-37页
     ·粉体形貌分析第37-38页
   ·本章总结第38-39页
4 共晶成分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第39-48页
   ·烧结基本理论第39-41页
     ·烧结的基本过程第39-40页
     ·陶瓷烧结的主要方法第40-41页
   ·烧结过程第41-43页
     ·烧结设备第41页
     ·粉体成型工艺第41-43页
   ·共晶成分纳米粉体烧结结果第43-44页
   ·复相纳米粉体烧结体的致密化特性第44-45页
   ·共晶复相陶瓷烧结态的组织及性能分析第45-46页
     ·微观组织观察第45-46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熔融共晶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第48-58页
   ·陶瓷熔融过程第48-50页
     ·实验设备第48-49页
     ·熔融前烧结坯的制备第49-50页
     ·共晶陶瓷熔融过程第50页
   ·共晶陶瓷熔融结果第50-51页
   ·Al_2O_3-ZrO_2共晶成分陶瓷熔融态组织及性能分析第51-54页
     ·XRD物相分析第51页
     ·透射电镜照片第51-53页
     ·硬度和断裂韧性分析第53-54页
   ·Al_2O_3-ZrO_2共晶成分陶瓷熔融态与烧结态组织及性能对比分析第54-56页
     ·微观组织的对比第54-56页
     ·力学性能的对比第56页
   ·本章总结第56-58页
6 共晶成分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态)的超塑性变形第58-64页
   ·陶瓷超塑性的特征第58-59页
   ·陶瓷的超塑性成形第59-63页
     ·实验材料第59页
     ·实验设备第59页
     ·超塑性成形模具的设计第59-60页
     ·超塑性成形过程第60-62页
     ·共晶陶瓷超塑性成形结果第62-63页
   ·本章总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桦甸油页岩残渣制备白炭黑及改性研究
下一篇:Al2O3/SiC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