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赣江樟树段水环境及水污染控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第9-10页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第10-12页
     ·国内外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赣江樟树段水环境概况第16-26页
   ·赣江水系概况第16-22页
     ·赣江水系第17-20页
     ·气候物产第20页
     ·水文特征第20页
     ·流域自然地理状况第20-22页
     ·水运第22页
   ·樟树概况第22-26页
     ·区位人口面积第23-24页
     ·自然资源第24页
     ·樟树地理气候第24-25页
     ·樟树地形特征第25页
     ·樟树的产业第25-26页
第3章 赣江樟树段污染源调查第26-30页
   ·工业污染源现状调查第26页
   ·农业污染源现状调查第26-28页
   ·生活污染源现状调查第28-29页
   ·污染源总量第29-30页
第4章 赣江樟树段水质现状评价与分析第30-44页
   ·评价标准第30-31页
     ·评价范围第30页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第30-31页
   ·赣江樟树段水质现状第31-38页
     ·水样来源第32页
     ·监测指标与监测结果第32页
     ·评价因子第32页
     ·监测结果第32-38页
   ·水质评价的意义及背景第38-39页
   ·评价方法第39-42页
     ·单因子评价法第39页
     ·灰关联评价法第39页
     ·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水污染指数)第39-42页
   ·赣江樟树段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统计分析第42-44页
第5章 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第44-55页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第44-45页
   ·河流水质模型的确定第45-46页
   ·赣江樟树段环境容量计算第46-50页
     ·耗氧类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第47-49页
     ·守恒类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第49-50页
   ·赣江樟树段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第50-51页
   ·预测年的排污量第51-54页
     ·生活污水第51-52页
     ·工业废水第52-53页
     ·农业废水第53页
     ·污染物总量及水环境承载力第53-54页
   ·水环境容量分配和总量控制第54-55页
第6章 赣江樟树段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对策和措施第55-63页
   ·农业污染源控制对策第55-57页
     ·推行农村沼气化建设第55-57页
     ·合理施肥、固肥第57页
   ·生活污染源控制对策第57-59页
   ·工业污染源控制对策第59-60页
   ·畜牧养殖业污染源控制对策第60-6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及农用资源化的研究
下一篇:SBR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回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