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松花江吉林江段污染江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2章 特征污染物性质及基本理论介绍第13-22页
   ·特征污染物的性质第13-16页
     ·萘第13-14页
     ·菲第14-15页
     ·1,2,4-三氯苯第15页
     ·甲苯第15-16页
   ·地下水污染途径第16-17页
     ·通过包气带入渗第16页
     ·由地表水体的侧向渗入第16-17页
     ·含水层之间的垂向越流渗入第17页
   ·污染物迁移转化理论第17-22页
     ·弥散作用第17-19页
     ·挥发作用第19页
     ·吸附作用第19-21页
     ·生物降解第21-22页
第3章 介质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2-30页
   ·材料性质第22-23页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23-24页
     ·特征污染物储备液的配制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页
   ·特征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4-25页
     ·甲苯、萘、1,2,4-三氯苯的浓度测定第24页
     ·菲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第24-25页
   ·吸附介质对特征污染物吸附能力的判定第25-29页
     ·甲苯在实验介质中的吸附情况第25-26页
     ·1,2,4-三氯苯在实验介质中的吸附情况第26-27页
     ·萘在实验介质中的吸附情况第27-28页
     ·菲在实验介质中的吸附情况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特征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第30-53页
   ·模拟柱的填装及基本情况第30-31页
     ·材料性质第30页
     ·动态模拟柱的填装第30页
     ·动态模拟柱的基本情况第30-31页
   ·氯离子在模拟装置中的迁移规律第31-33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溶液的穿透情况及运移速度第32-33页
   ·特征污染物的动态模拟柱实验第33-51页
     ·实验方法第33-34页
     ·特征污染物测试方法第34页
     ·实验过程中常规离子变化情况第34-39页
     ·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情况分析第39-49页
     ·阻滞因子计算分析第49-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补排关系变化对菲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第53-68页
   ·模拟装置的填装和基本情况第53-54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模拟装置的填装第53页
     ·装置简图第53-54页
   ·菲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第54-68页
     ·氯离子示踪实验第54-59页
     ·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菲在含水层的迁移转化情况第59-61页
     ·地下水向河水排泄时菲在含水层的迁移转化情况第61-65页
     ·再次污染时菲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转化情况第65-66页
     ·松花江吉林江段实际情况预测第66-68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中文摘要第75-78页
ABSTRACT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污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