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思孟之学:《中庸》的理路归属及其思想渊源 | 第10-12页 |
(一) 《中庸》其书的形成 | 第10-11页 |
(二) 《中庸》的思想渊源 | 第11-12页 |
二、天人贯通:《中庸》性命思想的内涵 | 第12-20页 |
(一) "天命之谓性" | 第12-15页 |
(二) "率性之谓道" | 第15-17页 |
(三) "修道之谓教" | 第17-20页 |
三、中道之思:《中庸》的思维特质 | 第20-25页 |
(一) 立体的动态思维 | 第20-22页 |
(二) 中道之思的时空向度 | 第22页 |
(三) 中道之思与生命境界的契合 | 第22-25页 |
结语 | 第25-29页 |
(一) 回归本源:《中庸》的当代之维 | 第25-27页 |
(二) 面向未来的“中庸”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后记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