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目的第9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四、研究的现状第10-12页
 五、研究方法第12页
 六、概念界定第12-13页
第一章 20 世纪70 年代后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象及原因分析第13-20页
 一、20 世纪70 年代后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象第13-15页
  (一) 失业率上升,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下降第13-14页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所下降第14-15页
  (三) 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劳动力供求比例失衡第15页
 二、20 世纪70 年代后美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第15-20页
  (一) 高等教育普及化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增加负担第15-16页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失业率迅速上升第16-17页
  (三) 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与“婴儿潮”现象的影响第17-18页
  (四) 经济衰退第18-20页
第二章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第20-30页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第20-21页
  (一)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20-21页
  (二)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各项就业指导工作第21页
 二、美国高校内部采取的对策第21-26页
  (一) 高校中较完备的就业指导机制和丰富细致的就业指导内容第21-24页
  (二) 实施通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通才”第24-26页
 三、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积极制定多项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第26-27页
 四、社会多方积极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互动平台第27-30页
  (一) 建立就业中介机构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第27-28页
  (二) 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界的沟通联合第28-30页
第三章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效分析第30-34页
 一、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学生个人带来的影响第30-31页
  (一) 提高了个人的求职及从业素质,为个人谋职拓宽了道路第30-31页
  (二) 摆正了就业心态,增强了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第31页
 二、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高校产生的影响第31-32页
  (一) 使高校的培养目标密切联系社会需要,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第31-32页
  (二) 进一步推动了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发展第32页
 三、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32-34页
  (一) 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缓解了部分供需矛盾第32-33页
  (二) 使社会各界对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切合实际加以解决第33-34页
第四章 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第34-40页
 一、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心态应重新进行调整第34-35页
 二、高校不断更新并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切实落实就业指导措施第35-36页
 三、有关职能部门规范并真正落实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规范化第36-37页
 四、注重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高校同企业间的联合第37-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准备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