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佛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谭嗣同如何走向佛学 | 第10-15页 |
·个人性格及家庭原因 | 第10-11页 |
·社会历史环境 | 第11-12页 |
·在变法实践中走向佛学 | 第12-15页 |
第2章 谭嗣同关于人生的佛学思想 | 第15-26页 |
·“微生灭”的世界观 | 第15-18页 |
·因缘聚合的“以太” | 第15-17页 |
·五蕴皆空 | 第17-18页 |
·诸法无我思想 | 第18-26页 |
·“三世一时”与“一多相容” | 第18-21页 |
·“不生不灭”的轮回 | 第21-23页 |
·由“无我”到“大无畏” | 第23-26页 |
第3章 谭嗣同关于社会的佛学思想 | 第26-40页 |
·平等思想 | 第26-32页 |
·驱除“我执” | 第26-28页 |
·众生平等 | 第28-31页 |
·“同为朋友” | 第31-32页 |
·社会批判 | 第32-35页 |
·妄生分别之“名” | 第32-34页 |
·“劫运”将至 | 第34-35页 |
·救世思想 | 第35-40页 |
·心力解劫运 | 第35-38页 |
·冲决网罗 | 第38-40页 |
第4章 谭嗣同论佛学与儒学的关系 | 第40-47页 |
·佛学与儒学的结合 | 第40-43页 |
·《大学》与唯识、华严二宗 | 第40-42页 |
·佛与儒在平等上相同 | 第42-43页 |
·佛学与儒学的不同 | 第43-47页 |
·佛统诸教 | 第43-45页 |
·教主之不同 | 第45-47页 |
第5章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与自然科学 | 第47-51页 |
·法界理论与天文学 | 第47页 |
·“八识”与人脑构成 | 第47-49页 |
·前五识与人的感觉 | 第49页 |
·佛学与科学思想的影响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