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现场调查 | 第17-2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北山花岗岩体节理现场调查 | 第18-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钻孔周边节理几何特征研究 | 第24-46页 |
·节理产状分布研究 | 第24-33页 |
·节理平均迹长和迹线中点面密度分析研究 | 第33-37页 |
·研究区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 第37-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研究区节理形成机理分析概述 | 第46-54页 |
·花岗岩岩体基本地质特征 | 第46-47页 |
·花岗岩岩体的原生建造 | 第47页 |
·花岗岩岩体的构造改造 | 第47-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AutoCAD二次开发共轭节理应力解析程序 | 第54-64页 |
·程序结构原理及程序框图 | 第54-55页 |
·程序数据录入 | 第55-56页 |
·赤平投影原理及程序实现 | 第56-58页 |
·应力解析原理及程序实现 | 第58-62页 |
·程序启动及运行结果 | 第62-63页 |
·小节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研究区花岗岩岩体构造改造分析 | 第64-75页 |
·节理构造改造分析原理 | 第64-65页 |
·共轭节理应力解析 | 第65-71页 |
·节理构造演化分析 | 第71-7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一:共轭节理应力解析程序源代码 | 第81-89页 |
附录二:北山地区构造体系略图 | 第89-9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