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31页 |
一、选题的旨趣与意义 | 第14-15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5-27页 |
1、当前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概况 | 第15-19页 |
2、长江中游区域经济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3、当前航运业研究概况 | 第21-24页 |
4、当前研究的特点、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24-27页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27-28页 |
1、"区域史"的研究理论 | 第27页 |
2、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3、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28页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28-29页 |
1、创新点 | 第28-29页 |
2、难点 | 第29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29-31页 |
1、"近代航运" | 第29页 |
2、"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史" | 第29-31页 |
第一章 湖南水运交通地理与近代航运业兴起的原因 | 第31-57页 |
第一节 湖南水运交通地理概况 | 第31-35页 |
一、"四水一湖"形成完整的水运网络 | 第31-34页 |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沟通区域与全局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传统水运之于区域经济 | 第35-44页 |
一、产销差异与传统水运的发达 | 第35-42页 |
二、传统水运方式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湖南近代航运业兴起的原因 | 第44-57页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44-47页 |
二、近代工业发展的带动 | 第47-49页 |
三、外国势力入侵的刺激 | 第49-55页 |
四、近代轮船航运的优越性 | 第55-57页 |
第二章 湖南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历程 | 第57-110页 |
第一节 湖南近代航运业的初创时期:1897-1929年 | 第57-79页 |
一、近代湖南民族航运业兴起较晚的原因 | 第57-60页 |
二、初创阶段为外轮把持 | 第60-73页 |
三、民国初年的缓慢进展 | 第73-79页 |
第二节 湖南近代航运业的发展时期:1929-1938年 | 第79-90页 |
一、民族航运业取得较大发展 | 第80-84页 |
二、取得较大进展的原因分析 | 第84-90页 |
第三节 湖南近代航运业的紧缩时期:1938-1945年 | 第90-100页 |
一、遽形衰落及原因分析 | 第90-99页 |
二、坚持军运民航 | 第99-100页 |
第四节 湖南近代航运业的短暂复兴时期:1945-1949年 | 第100-110页 |
一、复员时期畸形发展 | 第101-104页 |
二、繁荣下的隐患 | 第104-106页 |
三、内战时期危机重现 | 第106-110页 |
第三章 管理航运业的机构和政策 | 第110-134页 |
第一节 湖南近代航运的管理机构 | 第110-114页 |
一、岳长海关 | 第110-112页 |
二、水上警察厅 | 第112-113页 |
三、长沙航政办事处 | 第113-114页 |
第二节 政府关于航运业的政策 | 第114-134页 |
一、统一管制 | 第114-120页 |
二、规范运营 | 第120-126页 |
三、限制外轮 | 第126-128页 |
四、扶助民轮 | 第128-134页 |
第四章 近代航运组织及其功能 | 第134-155页 |
第一节 民间航运组织 | 第134-150页 |
一、船帮 | 第134-138页 |
二、船行 | 第138-139页 |
三、轮船公司 | 第139-147页 |
四、航业公会 | 第147-150页 |
第二节 民间航运组织的功能 | 第150-155页 |
一、组织内部——管理协调 | 第151-152页 |
二、组织之间——同业竞争 | 第152-153页 |
三、官商之间——沟通协调 | 第153-155页 |
第五章 湖南近代航运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155-199页 |
第一节 航运业兴盛推动传统产业进步 | 第155-168页 |
一、农业 | 第155-163页 |
二、矿业 | 第163-166页 |
三、鞭炮 | 第166-168页 |
第二节 航运业兴盛促进新式产业发展 | 第168-177页 |
一、保险业 | 第168-170页 |
二、仓储业 | 第170-171页 |
三、机器棉纺织业 | 第171-177页 |
第三节 航运业兴盛带动区域贸易繁荣 | 第177-184页 |
一、航运业发展丰富了区域商品贸易种类 | 第177-178页 |
二、航运业发展扩大了贸易范围 | 第178-184页 |
第四节 航运业影响城镇兴衰 | 第184-192页 |
一、长沙 | 第184-189页 |
二、湘潭 | 第189-192页 |
第五节 航运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 第192-199页 |
一、航运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 第192-197页 |
二、航运业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外出旅行 | 第197-199页 |
第六章 近代湘鄂两省航运业的比较 | 第199-217页 |
第一节 近代湘鄂两省航运业之比较 | 第199-213页 |
一、相同之处 | 第199-204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204-211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211-213页 |
第二节 湘省内河航运的特点 | 第213-217页 |
一、发展程度有限 | 第213-214页 |
二、直接贸易较少 | 第214-216页 |
三、短途运输为主 | 第216-217页 |
结论 航运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17-220页 |
一、运输是生产的重要环节 | 第217页 |
二、航运发展关系区域经济兴衰 | 第217-218页 |
三、区域经济发展决定航运功能 | 第218-220页 |
附录 | 第220-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5-235页 |
致谢 | 第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