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电子收费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组成 | 第13-15页 |
·ETC 收费车道控制系统 | 第14页 |
·收费站管理系统 | 第14页 |
·收费管理控制中心系统 | 第14-15页 |
·硬件系统的构成 | 第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京津塘高速系统介绍 | 第16-24页 |
·概述 | 第16-18页 |
·京津塘高速公路简介 | 第16-17页 |
·北京ETC 应用介绍 | 第17页 |
·北京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系统描述 | 第18页 |
·系统功能 | 第18-21页 |
·车道管理子系统 | 第18-19页 |
·收费中心管理子系统 | 第19-21页 |
·客户服务子系统 | 第21页 |
·正常状态下车道功能流程 | 第21-22页 |
·ETC 三线圈的应用 | 第22-23页 |
·ETC 推广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3 收费广场排队的延误模型 | 第24-36页 |
·概述 | 第24页 |
·收费广场排队模型分析 | 第24-30页 |
·排队系统概述 | 第25-26页 |
·车道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6-30页 |
·车道排队系统模型的应用 | 第30-31页 |
·利用车道排队模型计算系统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利用车道排队模型设计车道数 | 第31页 |
·收费站延误模型 | 第31-36页 |
·ETC 和MTC 收费车道平均延误计算 | 第31-32页 |
·ETC 收费车道与人工收费车道组合时的延误及缴费车道选择模型 | 第32页 |
·混合收费车道简介 | 第32-33页 |
·混合收费车道平均延误的计算 | 第33-34页 |
·ETC、MTC 与混合收费车道组合时的延误和缴费车道选择模型 | 第34-36页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道优化 | 第36-46页 |
·车道优化模型 | 第36-37页 |
·车道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实现 | 第37-42页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7-38页 |
·程序的设计 | 第38-40页 |
·运行参数的选择 | 第40-41页 |
·程序参量的设定及数据结构 | 第41页 |
·遗传算法流程图 | 第41-42页 |
·程序的应用分析 | 第42-46页 |
·控制参数的确定 | 第43页 |
·试验分析 | 第43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8页 |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页 |
·对于我国发展ETC 收费系统的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