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欺裂石之音 舞有天魔之态--小说《红楼梦》中的昆曲艺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1章 小说《红楼梦》中的昆曲家班 | 第11-31页 |
| ·家班类型 | 第11-14页 |
| ·贾府里的家班 | 第12-13页 |
| ·忠顺亲王府里的家班 | 第13-14页 |
| ·家班艺伶 | 第14-30页 |
| ·概论 | 第14-16页 |
| ·女伶:红楼十二官 | 第16-27页 |
| ·男伶:琪官蒋玉涵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2章 小说《红楼梦》中的昆曲剧目 | 第31-47页 |
| ·戏目与戏俗 | 第32-35页 |
| ·择戏 | 第32-33页 |
| ·点戏 | 第33-34页 |
| ·赏戏 | 第34页 |
| ·拈戏 | 第34-35页 |
| ·昆曲折子戏 | 第35-38页 |
| ·经典昆剧评述 | 第38-44页 |
| ·《西厢记》 | 第39-40页 |
| ·《牡丹亭》 | 第40-42页 |
| ·《长生殿》 | 第42-43页 |
| ·《琵琶记》 | 第43页 |
| ·《邯郸记》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 第3章 小说《红楼梦》中的昆曲审美 | 第47-61页 |
| ·主体性审美 | 第47-55页 |
| ·词:昆曲文学脚本的辞藻之美 | 第48-50页 |
| ·曲:昆曲旋律曲调的音韵之美 | 第50-51页 |
| ·歌:昆曲迤俪流转的声腔之美 | 第51-52页 |
| ·舞:昆曲舞蹈表演的姿态之美 | 第52-53页 |
| ·笛:昆曲伴奏场面的悠扬之美 | 第53-55页 |
| ·客体性审美 | 第55-57页 |
| ·读——从宝黛读《西厢》说起 | 第55页 |
| ·听——从黛玉听赏《牡丹亭》曲说起 | 第55-56页 |
| ·观——从贾宝玉央求龄官唱《袅晴丝》一段说起 | 第56页 |
| ·演——从柳湘莲串戏说起 | 第56-57页 |
| ·观念性审美 | 第57-60页 |
| ·析——从薛宝钗论《山门》说起 | 第57-58页 |
| ·评——从贾母评戏说起 | 第58-59页 |
| ·品——从芳官唱《赏花时》说起 | 第59-60页 |
| ·悟——从宝玉听曲悟禅机说起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语 | 第61-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