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4-18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 第14页 |
·研究区地质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区地下水状况 | 第15-17页 |
·北部丘陵沟壑区地下水特点 | 第15-16页 |
·中、南部潜水的分布特点 | 第16页 |
·中、南部承压水的分布特点 | 第16-17页 |
·地方性氟中毒 | 第17页 |
·地下水的污染状况 | 第17-18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样品采集 | 第18-23页 |
·采样点分布 | 第18-19页 |
·水样采集 | 第19-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23页 |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第23-25页 |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5页 |
·PH值的测定 | 第25页 |
·F含量测定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页 |
·水样预处理 | 第25-26页 |
·标准溶液系列配制 | 第26页 |
·仪器参数的设定 | 第26-27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27-43页 |
·温度、pH值和电导率 | 第27-33页 |
·Fe元素含量 | 第33页 |
·Mn元素含量 | 第33-34页 |
·Zn元素含量 | 第34-35页 |
·Cr元素含量 | 第35页 |
·Cd元素含量 | 第35页 |
·Cu元素含量 | 第35-36页 |
·Ni元素含量 | 第36页 |
·Pb元素含量 | 第36-37页 |
·As元素含量 | 第37-38页 |
·Hg元素含量 | 第38-39页 |
·F元素含量 | 第39-40页 |
·Ca元素含量 | 第40页 |
·Na元素含量 | 第40-43页 |
第5章 乾县地下饮用水质量评价 | 第43-53页 |
·地下饮用水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3-44页 |
·地下饮用水评价因子的选定 | 第44页 |
·地下水评价标准 | 第44页 |
·地下饮用水的单项组分评价 | 第44-48页 |
·参评因子权重值W_i的计算 | 第48页 |
·乾县地区地下饮用水综合质量评价 | 第48-53页 |
第6章 Surfer8.0在乾县农村地区地下饮用水评价中的应用 | 第53-64页 |
·Surfer软件概述 | 第53页 |
·Surfer8.0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Surfer8.0在乾县农村地区地下饮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 第54-64页 |
·Surfer8.0绘图背景知识 | 第54页 |
·应用Surfer8.0绘制乾县地下饮用水水质等值线图 | 第54-55页 |
·等值线图水质评价 | 第55-64页 |
第7章 讨论 | 第64-67页 |
·乾县地下水水质状况 | 第64页 |
·超标元素分析 | 第64-66页 |
·F污染原因分析 | 第64-65页 |
·Hg污染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其它元素污染原因分析 | 第66页 |
·地下饮用水综合指数与地貌、土层厚度的关系 | 第66-67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