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中的“审父”意识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第一章 决绝的告别 | 第11-19页 |
一 父辈对子辈的影响和现代文学中的审父书写概况 | 第11页 |
二 新时期先锋小说中的弑父书写 | 第11-17页 |
(一) 余华小说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 | 第12-15页 |
(二) 苏童面对父法世界的逃亡 | 第15-17页 |
(三) 其他先锋作家小说中的弑父书写 | 第17页 |
三 弑父之后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在逆反与依恋之间 | 第19-30页 |
一 父亲文化形象对女性个体成长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 新时期女性主义作家小说中的审父书写 | 第20-30页 |
(一) 缺乏责任性情暴虐的“丑父” | 第20-22页 |
(二) 女性主人公对父亲的反叛 | 第22-26页 |
(三) 与“恋父情结”的纠结 | 第26-30页 |
第三章 虚伪的反叛 | 第30-35页 |
一 王朔的个体经验与他的审父主题 | 第30-31页 |
二 《顽主》中对两类权威的消解 | 第31-32页 |
三 虚幻的父子平等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从反叛到认同 | 第35-42页 |
一 用虚幻的完美父亲缓解现实中的无父焦虑 | 第35-36页 |
二 血缘父亲的现身和由此开始的父子冲突 | 第36-38页 |
三 道德理想主义笼罩下的父子斗争 | 第38-41页 |
(一) 伪善而残忍的父辈 | 第38-39页 |
(二) 卧薪尝胆的子辈们 | 第39-40页 |
(三) 斗争的结局——弑父 | 第40-41页 |
四 重新踏上寻找的旅程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光环的消褪和形象的还原 | 第42-48页 |
一 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与新生代作家的审父书写 | 第42页 |
二 无能和无奈的父亲们 | 第42-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