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立法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刑法立法模式概述 | 第13-22页 |
(一) 刑法立法模式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刑法立法模式的类型 | 第14-19页 |
1、法典型刑法立法模式 | 第14-15页 |
2、判例型刑法立法模式 | 第15-16页 |
3、单行刑法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4、附属刑法立法模式 | 第17-18页 |
5、刑法修正案型立法模式 | 第18-19页 |
(三) 影响刑法立法模式的因素 | 第19-22页 |
1、经济因素对刑法立法模式的影响 | 第19-20页 |
2、政治因素对刑法立法模式的影响 | 第20页 |
3、历史传统因素对刑法立法模式的影响 | 第20-22页 |
二、刑法立法模式的价值分析 | 第22-32页 |
(一) 法典型刑法立法模式的价值 | 第22-26页 |
1、刑法典的确定性 | 第22-24页 |
2、刑法典的稳定性 | 第24-26页 |
(二) 判例型刑法立法模式的价值 | 第26-28页 |
(三) 特别刑法立法模式的价值 | 第28-30页 |
1、时效性 | 第28页 |
2、特别性 | 第28-29页 |
3、补充性 | 第29-30页 |
(四) 刑法修正案型立法模式的价值 | 第30-32页 |
1、融合性 | 第30-31页 |
2、及时性 | 第31-32页 |
三、国外刑法立法模式的比较考察 | 第32-39页 |
(一) 大陆法系的刑法立法模式 | 第32-34页 |
1、法国刑法立法模式 | 第32-33页 |
2、德国刑法立法模式 | 第33-34页 |
(二) 英美法系刑法立法模式 | 第34-36页 |
1、英国刑法立法模式 | 第34-35页 |
2、美国刑法立法模式 | 第35-36页 |
(三) 两大法系刑法立法模式之比较 | 第36-39页 |
1、两大法系刑法立法模式的共同趋势 | 第36-37页 |
2、两大法系刑法立法模式的不同特点 | 第37-39页 |
四、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第39-45页 |
(一) 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现状 | 第39-40页 |
1、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简要回顾 | 第39-40页 |
2、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现状 | 第40页 |
(二) 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40-45页 |
1、关于刑法典模式 | 第40-41页 |
2、关于单行刑法模式 | 第41-42页 |
3、关于附属刑法模式 | 第42页 |
4、关于刑法修正案模式 | 第42-45页 |
五、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重构 | 第45-52页 |
(一) 我国刑法立法模式重构的必要性 | 第45-47页 |
(二) 重构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1、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 第47页 |
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 第47-48页 |
3、坚持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原则 | 第48页 |
(三) 重构我国刑法立法模式的建议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