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1章 网络银行及其风险的概述 | 第14-22页 |
·网络银行的定义 | 第14-16页 |
·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 第14-15页 |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 第15-16页 |
·网络银行风险的定义 | 第16-17页 |
·网络银行风险的类别 | 第17-19页 |
·操作风险 | 第17-18页 |
·信誉风险 | 第18页 |
·信用风险 | 第18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18-19页 |
·法律风险 | 第19页 |
·管理风险 | 第19页 |
·网络银行风险的特点 | 第19-22页 |
·风险的可控性降低 | 第20页 |
·风险的传染性增加 | 第20页 |
·风险的外部因素作用显著 | 第20页 |
·风险的放大效应增强 | 第20-22页 |
第2章 美欧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7页 |
·美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5页 |
·欧洲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7页 |
第3章 美欧网络银行风险的监管模式及监管层次 | 第27-34页 |
·监管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负外部效应相对增强 | 第28页 |
·市场不完善和市场失效更为突出 | 第28-29页 |
·监管的复杂性增加 | 第29页 |
·监管模式 | 第29-33页 |
·美国的监管模式 | 第29-31页 |
·欧洲的监管模式 | 第31-33页 |
·监管层次 | 第33-34页 |
·对网络银行的企业级监管 | 第33页 |
·对网络银行的行业级监管 | 第33-34页 |
第4章 美欧网络银行风险的监管规则、监管内容及监管特征 | 第34-38页 |
·监管规则 | 第34-35页 |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第34页 |
·加强安全保护的法律实施 | 第34-35页 |
·国内外监管规则的协调 | 第35页 |
·监管内容 | 第35-36页 |
·市场准入和退出的监管 | 第35页 |
·业务扩张的监管 | 第35-36页 |
·日常检查的监管 | 第36页 |
·监管特征 | 第36-38页 |
·及时传递支持信号 | 第36页 |
·鼓励中介机构参与 | 第36-37页 |
·关注纯网络银行发展 | 第37页 |
·强调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 第37页 |
·监管秩序与传统银行相似 | 第37-38页 |
第5章 美欧网络银行风险的监管效果 | 第38-42页 |
·网络银行业务得到快速增长 | 第38-39页 |
·形成良好的监管壁垒 | 第39-40页 |
·网络银行业务品种多样化 | 第40-41页 |
·网络银行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 第41页 |
·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第6章 美欧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50页 |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 第42-45页 |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6页 |
·网络银行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 第45页 |
·网络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 | 第45-46页 |
·网络银行监管目标亟需调整 | 第46页 |
·网络银行外部环境不佳 | 第46页 |
·防范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 | 第47页 |
·构建“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 第47-48页 |
·建立谨慎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方式 | 第48-49页 |
·净化网络银行外部环境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