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四)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居住小区环境历史与现状 | 第13-17页 |
·历史发展的轨迹 | 第13-14页 |
·小区绿化阶段——粗浅型 | 第13页 |
·景观设计阶段——精细型 | 第13-14页 |
·当今存在的问题 | 第14-17页 |
·程序颠倒 | 第14页 |
·形式浮夸 | 第14-15页 |
·绿化误区 | 第15页 |
·水景污染 | 第15页 |
·用材污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生态性的理论研究 | 第17-29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7-22页 |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 第17页 |
·生态学基本原理 | 第17-22页 |
·地方性原则 | 第17-18页 |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 第18-19页 |
·让自然做功原则 | 第19-21页 |
·生物多样性原则 | 第21页 |
·显露自然原则 | 第21-22页 |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 第22-24页 |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 第22页 |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 第22-24页 |
·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 | 第22-23页 |
·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 第23页 |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 | 第23页 |
·景观设计的人文性原则 | 第23-24页 |
·居住小区景观的生态性 | 第24-29页 |
·居住小区景观生态性的概念 | 第24-25页 |
·居住小区环境生态系统分析 | 第25-27页 |
·居住小区生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 第27-29页 |
·住宅小区生态设计的方法 | 第27页 |
·居住小区生态设计的步骤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体现 | 第29-58页 |
·定位和目标 | 第29页 |
·居住小区植被的生态设计 | 第29-40页 |
·植被生态设计的概念 | 第29页 |
·影响居住小区植被设计的因素 | 第29-30页 |
·居住小区微气候 | 第30页 |
·居住小区土壤 | 第30页 |
·植被生态设计的具体方法 | 第30-40页 |
·尊重原有地形、保留原有植被 | 第30-31页 |
·乡土植物的应用 | 第31-33页 |
·植物种植方式的生态化 | 第33-35页 |
·保持绿量与拓展绿化面 | 第35-37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 第37-39页 |
·协调绿地和建筑的关系 | 第39页 |
·保证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 第39页 |
·绿化材料的环保性 | 第39-40页 |
·居住小区水景的生态设计 | 第40-48页 |
·水景的生态设计的概念 | 第40页 |
·居住小区水体的分类 | 第40-41页 |
·水景生态设计的具体方法 | 第41-48页 |
·解决水的“富营养化”问题 | 第41页 |
·水景治理中的中水回用 | 第41-45页 |
·引入湿地景观 | 第45页 |
·堤岸的生态设计 | 第45-47页 |
·水生植物的合理运用 | 第47-48页 |
·居住小区铺地的生态设计 | 第48-51页 |
·铺地的分类 | 第49页 |
·铺地生态设计的具体方法 | 第49-51页 |
·居住小区地面停车场的生态设计 | 第51-53页 |
·居住小区停车场生态设计的概念 | 第51-52页 |
·地面生态式地面停车场的景观要素 | 第52页 |
·地面铺装 | 第52页 |
·绿化植物 | 第52页 |
·停车场标识 | 第52页 |
·照明设施 | 第52页 |
·停车场生态设计的景观模式 | 第52-53页 |
·居住小区废弃物处置与垃圾源头分捡 | 第53-54页 |
·居住小区废弃物处置 | 第53页 |
·居住小区废弃物分捡 | 第53-54页 |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 第54-58页 |
·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 第54页 |
·主题化的设计思想和城市文脉的延续 | 第54-55页 |
·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应用 | 第55-56页 |
·场所功能的强化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居住小区生态景观的实践 | 第58-69页 |
·基地概况 | 第58-59页 |
·地理位置 | 第58页 |
·地形地貌 | 第58页 |
·气候特征 | 第58页 |
·资源概况 | 第58-59页 |
·土壤资源 | 第58页 |
·现存植被 | 第58页 |
·水文资源 | 第58-59页 |
·人文资源 | 第5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59页 |
·基地适宜性研究 | 第59-60页 |
·信息调研与分析 | 第59-60页 |
·基地生态条件评价 | 第60页 |
·对基地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 | 第60-61页 |
·对地形、地貌的考虑 | 第60-61页 |
·对现有地表水资源的利用 | 第61页 |
·结合现状植被 | 第61页 |
·对居住小区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61-66页 |
·绿化环境设计 | 第61-64页 |
·水体环境设计 | 第64-65页 |
·停车库设计 | 第65页 |
·生态围墙和铺地 | 第65-66页 |
·案例—平湖秋月居住小区生态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66-67页 |
·平湖秋月居住小区生态设计的生态效益 | 第66-67页 |
·平湖秋月居住小区生态设计的社会效益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居住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思考 | 第69-71页 |
·重视居住小区外部条件的影响 | 第69页 |
·统筹解决问题 | 第69-70页 |
·加强生态学知识教育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详细摘要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