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有机培肥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4-15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5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19页 |
·玉米的生长指标及产量 | 第18页 |
·土壤水分含量 | 第18页 |
·土壤物理性状 | 第18-19页 |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指标 | 第19页 |
·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有机培肥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第21-26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21-22页 |
·玉米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 | 第21页 |
·各生育时期玉米株高的变化 | 第21-22页 |
·各生育时期玉米茎粗的变化 | 第22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有机培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有机培肥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有机培肥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6-34页 |
·2008-2010 年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变化 | 第26页 |
·2008-2010 年玉米各生育期0-20cm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玉米拔节期0-200cm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玉米大喇叭口期0-200cm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玉米抽穗期0-200cm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玉米灌浆期0-200cm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的影响 | 第30-32页 |
·玉米收获后0-200cm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五章 有机培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34-39页 |
·有机培肥对土容重的影响 | 第34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结构的影响 | 第34-39页 |
·对不同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对不同粒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六章 有机培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 第39-47页 |
·对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 | 第39-43页 |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39-40页 |
·土壤全氮含量 | 第40-41页 |
·土壤全磷含量 | 第41-42页 |
·土壤全钾含量 | 第42-43页 |
·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第43-47页 |
·土壤碱解氮含量 | 第43-44页 |
·土壤速效磷含量 | 第44-45页 |
·土壤速效钾含量 | 第45-47页 |
第七章 有机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51页 |
·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7页 |
·有机培肥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3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容重和团聚体的影响 | 第54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有机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