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全球气候变化 | 第9-11页 |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 第11-12页 |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贸易污染责任分配研究 | 第14-15页 |
·国外对外贸易碳排放的研究 | 第15-18页 |
·中国对外贸易中碳排放研究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本文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 | 第23-41页 |
·隐含碳 | 第23页 |
·投入产出法介绍 | 第23-25页 |
·投入产出法 | 第23-24页 |
·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 | 第24-25页 |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25-32页 |
·模型介绍 | 第25-28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8-29页 |
·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量的计算 | 第29-32页 |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2-41页 |
·计算结果 | 第32-33页 |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分析 | 第33-35页 |
·中国进口贸易中隐含碳的分析 | 第35-36页 |
·中国17 行业碳产生系数分析 | 第36-37页 |
·中国17 行业进出口额贸易差额分析 | 第37-38页 |
·中国17 行业碳产生系数和进出口贸易差额关系的分析 | 第38-39页 |
·中国17 行业进出口行业结构变化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因素分解法——对数平均D 氏指数法(LMDI) | 第41-43页 |
·02—07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2页 |
·02—07 年中国出口隐含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02—07 年中国进口隐含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中国进口国相当于我国技术水平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2002 年与2007 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家份额的变化 | 第49页 |
·2002 年与2007 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 | 第49-50页 |
·中国17 行业碳平均完全产生系数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所做的努力——从进出口贸易角度 | 第52-60页 |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外部条件的争取 | 第52-55页 |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 第52-55页 |
·加速资金、技术的引进,促进我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 第55页 |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 | 第55-58页 |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减少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净排放量 | 第55-56页 |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及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引进 | 第56-57页 |
·碳排放强度得到明显的下降 | 第57-58页 |
·政策的倾斜,促进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 | 第58页 |
·加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宣传工作 | 第58页 |
·中国碳减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0-64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创新之处 | 第60-62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0-61页 |
·本文改进及创新之处 | 第61-62页 |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 第62页 |
·本文存在的问题 | 第62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表 1 中国统计年鉴(02、05、07)行业能耗表行业合并对照表 | 第71-72页 |
附表 2 2007 年海关进出口数据行业合并对照表 | 第72-73页 |
附表 3 2002 年 17 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 | 第73-74页 |
附表 4 2005 年 17 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