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结构分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研究背景第9-13页
     ·全球气候变化第9-11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第11-12页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贸易污染责任分配研究第14-15页
     ·国外对外贸易碳排放的研究第15-18页
     ·中国对外贸易中碳排放研究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本文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第23-41页
   ·隐含碳第23页
   ·投入产出法介绍第23-25页
     ·投入产出法第23-24页
     ·投入产出模型的发展第24-25页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计算理论与方法第25-32页
     ·模型介绍第25-28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8-29页
     ·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量的计算第29-32页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2-41页
     ·计算结果第32-33页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分析第33-35页
     ·中国进口贸易中隐含碳的分析第35-36页
     ·中国17 行业碳产生系数分析第36-37页
     ·中国17 行业进出口额贸易差额分析第37-38页
     ·中国17 行业碳产生系数和进出口贸易差额关系的分析第38-39页
     ·中国17 行业进出口行业结构变化分析第39-41页
第三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52页
   ·因素分解法——对数平均D 氏指数法(LMDI)第41-43页
   ·02—07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52页
     ·02—07 年中国出口隐含碳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02—07 年中国进口隐含碳影响因素分析第45-48页
     ·中国进口国相当于我国技术水平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第48-49页
     ·2002 年与2007 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家份额的变化第49页
     ·2002 年与2007 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第49-50页
     ·中国17 行业碳平均完全产生系数影响因素结构分析第50-52页
第四章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所做的努力——从进出口贸易角度第52-60页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外部条件的争取第52-55页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第52-55页
     ·加速资金、技术的引进,促进我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第55页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第55-58页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减少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净排放量第55-56页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及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引进第56-57页
     ·碳排放强度得到明显的下降第57-58页
     ·政策的倾斜,促进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第58页
     ·加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宣传工作第58页
   ·中国碳减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58-60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60-64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创新之处第60-62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60-61页
     ·本文改进及创新之处第61-62页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第62页
     ·本文存在的问题第62页
     ·本文不足之处第62页
   ·研究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表 1 中国统计年鉴(02、05、07)行业能耗表行业合并对照表第71-72页
附表 2 2007 年海关进出口数据行业合并对照表第72-73页
附表 3 2002 年 17 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第73-74页
附表 4 2005 年 17 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期货心理交易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