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精锻塑性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装配式凸轮轴研究进展及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装配式凸轮轴研究进展及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装配式凸轮轴的优势及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装配式凸轮轴的技术优势 | 第14-15页 |
·装配式凸轮轴的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精密锻造成形技术 | 第16-18页 |
·凸轮精密成形技术 | 第18-20页 |
·凸轮精锻成形技术 | 第18-19页 |
·凸轮粉末烧结(锻造)成形技术 | 第19-20页 |
·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在精密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国外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及取得的成就 | 第21页 |
·数值模拟在凸轮精密成形中的应用及意义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基本理论 | 第23-31页 |
·引言 | 第23页 |
·刚(粘)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材料基本假设 | 第23-24页 |
·基本方程 | 第24-25页 |
·刚(粘)塑性有限元求解 | 第25页 |
·塑性成形中传热问题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传热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26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传热问题有限元求解 | 第27-28页 |
·变形与传热耦合分析技术 | 第28-29页 |
·变形的增量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耦合技术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凸轮精锻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 第31-45页 |
·典型凸轮样件工艺性分析 | 第31-32页 |
·冷、温、热精锻的可行性探讨 | 第32页 |
·凸轮精锻成形模具型腔设计的技术难点 | 第32-34页 |
·连皮(凸模)设计 | 第32-33页 |
·冷、温精锻预锻型腔设计 | 第33-34页 |
·成型方案及模具型腔设计 | 第34-44页 |
·凸轮冷精锻成形方案设计 | 第34-38页 |
·凸轮热精锻成形方案设计 | 第38-41页 |
·凸轮温精锻成形方案设计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凸轮冷、温、热精锻成形数值模拟及方案比较 | 第45-69页 |
·凸轮精锻有限元数值分析系统的建立 | 第45-47页 |
·材料模型 | 第45页 |
·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接触和摩擦问题 | 第46页 |
·模拟控制参数的设置 | 第46页 |
·有限元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凸轮冷精锻成形数值模拟 | 第47-54页 |
·预、终锻成形速度场分析 | 第47-50页 |
·预、终锻成形应变场分析 | 第50-51页 |
·预、终锻成形应力场分析 | 第51-53页 |
·预、终锻成形载荷分析 | 第53-54页 |
·凸轮热精锻成形数值模拟分析 | 第54-60页 |
·热精锻成形速度场分析 | 第54-56页 |
·热精锻成形应变场分析 | 第56-57页 |
·热精锻成形应力场分析 | 第57-58页 |
·热精锻成形温度场分析 | 第58-60页 |
·热精锻成形载荷分析 | 第60页 |
·凸轮温精锻成形数值模拟 | 第60-66页 |
·预、终锻成形速度场分析 | 第60-62页 |
·预、终锻成形应变场分析 | 第62-63页 |
·预、终锻成形应力场分析 | 第63-65页 |
·预、终锻成形温度场分析 | 第65-66页 |
·预、终锻成形载荷分析 | 第66页 |
·凸轮冷、温、热精锻成形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温精锻预锻型腔及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 第69-89页 |
·温精锻方案 F 预锻型腔优化选择 | 第69-78页 |
·方案 G/H 预、终锻速度场 | 第70-72页 |
·方案 G/H 预、终锻应变场 | 第72-74页 |
·方案 G/H 预、终锻应力场 | 第74-75页 |
·方案 G/H 预、终锻成形温度场 | 第75-76页 |
·方案 F/G/H 预、终锻成形载荷 | 第76-77页 |
·三种成形方案的终锻件质量比较 | 第77-78页 |
·凸轮温精锻成形工艺参数优化选择 | 第78-88页 |
·润滑条件的影响 | 第78-81页 |
·加载速度的影响 | 第81-83页 |
·成形温度的影响 | 第83-86页 |
·模具预热的影响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