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两根沉积物柱古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5页 |
第一节 古菌概述 | 第10-20页 |
·古菌的发现和分布 | 第10-11页 |
·古菌的分类 | 第11-13页 |
·古菌的特征 | 第13-16页 |
·古菌研究的意义 | 第16-20页 |
第二节 深海古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深海古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深海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第三节 南海地质背景 | 第30-35页 |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和天然气的发现 | 第30-32页 |
·冷泉成因及分布 | 第32-34页 |
·冷泉中的古菌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5-38页 |
·样品采集 | 第35-36页 |
·主要仪器和生化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环境因子的测定 | 第38页 |
·古菌16S rRNA 基因文库的建立 | 第38-41页 |
·克隆文库的检测及测序 | 第41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42-59页 |
·环境因子分析 | 第42-43页 |
·古菌克隆文库分析 | 第43-54页 |
·扩增的古菌16S 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43-44页 |
·覆盖度和稀释曲线分析 | 第44-46页 |
·古菌16S rRNA 基因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46-54页 |
·两根沉积物柱古菌多样性比较 | 第54-5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9-65页 |
·基因文库方法研究古菌多样性的优缺点 | 第59-60页 |
·古菌成层分布原因的分析 | 第60-61页 |
·古菌指示该海区存在大量甲烷 | 第61-65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