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旋提手法操作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8页
文献综述第18-37页
 综述一 推拿基本手法力学测量的研究概述第18-28页
  1 手法的量化第18-19页
  2 手法的力学参数第19-20页
  3 手法的力学模型第20-21页
  4 手法的力学效应第21-22页
  5 手法的内涵第22-23页
  6 小结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8页
 综述二 手法操作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28-37页
  1 手法的操作特征第28-33页
   ·推拿基本手法第28-31页
     ·滚法第28-29页
     ·振法第29-30页
     ·按法第30-31页
   ·运动关节类手法第31-33页
     ·扳法第31-32页
     ·拔伸法第32页
     ·运动类手法操作特征研究的现状第32-33页
  2 手法的影响因素第33-34页
   ·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的现状第33页
   ·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的思路探析第33-34页
  3 小结与展望第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前言第37-39页
实验部分第39-72页
 实验一 同一操作者旋提手法操作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在体力学研究第39-55页
  1 实验研究基础第39页
  2 资料与方法第39-44页
   ·临床资料第39-40页
   ·病例选择第40-41页
     ·诊断标准第40页
     ·纳入标准第40页
     ·排除标准第40-41页
   ·实验观察指标第41页
   ·影响因素指标测量与计算方法第41页
   ·旋提手法操作第41-42页
   ·实验操作方法第42页
     ·建立旋提手法操作测试系统第42页
     ·固定旋提手法操作测试系统第42页
     ·实验数据采集第42页
   ·指标分析方法第42-44页
     ·作用力曲线图分析第43页
     ·加速度曲线图分析第43-44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44页
  3 结果第44-50页
   ·左、右侧旋提手法操作力学参数的比较第44页
   ·旋提手法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患者不同个体特征对力学参数的影响第45-50页
     ·预加载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45-47页
     ·最大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47-48页
     ·扳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48-50页
     ·扳动时间、最大加速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第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手法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0-51页
   ·旋提手法影响因素的选择依据第51-52页
   ·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第52-54页
     ·力学参数的范围第52页
     ·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第52-53页
     ·影响因素的探讨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实验二 不同操作者旋提手法操作的在体力学测量第55-63页
  1 资料与方法第55-56页
   ·临床资料第55页
   ·操作者选择与受试者分配第55页
   ·旋提手法操作与实验操作方法第55页
   ·实验观察指标第55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5-56页
  2 结果第56-59页
   ·每位操作者左右侧力学参数的比较第56-57页
     ·A医师左、右侧力学参数比较第56页
     ·B医师左、右侧力学参数比较第56页
     ·C医师左、右侧力学参数比较第56-57页
   ·三位操作者间力学参数的比较第57-58页
   ·不同操作者间力学参数的两两比较第58-59页
     ·A、B两位医师力学参数的比较第58页
     ·A、C两位医师力学参数的比较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2页
   ·手法力学参数研究的意义第60页
   ·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第60-61页
   ·手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探讨第61-62页
  4 结论第62-63页
 实验三 同一操作者对不同体重指数等级人群的力学比较第63-72页
  1 资料与方法第63-65页
   ·临床资料第63-64页
   ·实验观察指标第64页
   ·旋提手法操作与体重指数计算第64-65页
   ·实验操作方法第65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65页
  2 结果第65-68页
   ·左、右侧旋提手法操作的作用力参数比较第65-66页
   ·三组作用力参数的比较第66页
   ·不同组间力学参数的两两比较第66-68页
     ·常组与超重组的比较第66-67页
     ·超重组与肥胖组的比较第67页
     ·常组与肥胖组的比较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本次实验数据分析第68页
     ·初步提供不同体重指数等级的作用力参考值第68页
     ·不同体重指数等级的作用力参数比较第68页
   ·力学评价方法确立的初步探讨第68-71页
     ·力学参数的测量第69页
     ·力学参数的研究第69页
     ·影响因素的分析第69-70页
     ·力学评价的思路与方法第70-71页
  4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78页
附图第78-81页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受试者基本情况登记表第81页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实验数据记录表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心率变异分析研究
下一篇: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ROM改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