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断层附近煤层开采涌水量数值模拟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类比外推法 | 第15-16页 |
| ·解析法 | 第16页 |
| ·数值法 | 第16-17页 |
| ·水均衡法 | 第17-18页 |
| ·随机模拟 | 第18页 |
|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矿井及采区水文地质 | 第19-34页 |
| ·矿井位置、范围及生产情况 | 第19页 |
| ·矿井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 | 第19页 |
| ·矿井生产概况 | 第19页 |
| ·矿井构造 | 第19-23页 |
| ·褶皱 | 第19-20页 |
| ·断层 | 第20-23页 |
| ·矿井主要含水层 | 第23-31页 |
| ·基岩地层主要含水层 | 第23-28页 |
| ·新生界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组) | 第28-31页 |
| ·北八采区主要煤层概述 | 第31-34页 |
| ·采区概况 | 第31页 |
| ·10煤概况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建立水文地质模型 | 第34-41页 |
| ·水文地质概化 | 第34-37页 |
| ·水流模型选择 | 第34页 |
| ·含水层结构概化 | 第34-35页 |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35-37页 |
| ·源汇项处理 | 第37页 |
| ·数学计算原理 | 第37-41页 |
| ·Visual Modflow简介 | 第37-38页 |
| ·Visual Modflow基本公式及计算原理 | 第38-40页 |
| ·计算单元以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40页 |
| ·区域水均衡计算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9页 |
| ·模型结构与参数 | 第41-45页 |
| ·产生模型 | 第41页 |
| ·数据输入 | 第41-45页 |
| ·边界条件定义 | 第45-47页 |
| ·上部顶层边界 | 第45页 |
| ·下部底层边界模型 | 第45页 |
| ·断层(奥灰)水头边界 | 第45-46页 |
| ·采空区边界 | 第46-47页 |
| ·流量分析域选择 | 第47-48页 |
| ·模型运行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 | 第49-61页 |
| ·等水头线 | 第49-52页 |
| ·流速方向和矢量图 | 第52-59页 |
| ·区域均衡计算的输出与水量分析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建议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