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导论第13-27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第13-18页
  一、选题研究的缘起第13-16页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18-21页
  一、选题研究的现状第18-20页
  二、选题研究的趋势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1-27页
  一、选题研究的思路第22-24页
  二、选题研究的方法第24-27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与核心价值观第27-42页
 第一节 有关价值观念的辨析第27-31页
  一、价值与价值观念第27-29页
  二、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第29-31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第31-38页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第31-33页
  二、理论、运动、制度与价值观第33-36页
  三、价值观:社会主义的内核第36-38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8-42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第38-39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39-42页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创立第42-66页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及其缺陷第42-45页
  一、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设想未来新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第42-43页
  二、原始多样的价值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价值理念第43-45页
  三、科学理性的缺火: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45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第45-60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第45-49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第49-55页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55-60页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价值第60-66页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价值与其物质基础的关系第60-62页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价值与具体制度的关系第62-63页
  三、辩证认识社会主义价值同资本主义价值的关系第63-64页
  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关系第64-66页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与发展第66-90页
 第一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第66-81页
  一、与经济派的斗争中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关注和追求第66-70页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中对社会主义价值手段的再认识第70-74页
  三、晚年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第74-81页
 第二节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贡献及局限第81-90页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中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高度关注第82-84页
  二、发展生产力实践中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实现的物质基础的重视第84-87页
  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局限第87-90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程与贡献第90-125页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第90-100页
  一、社会主义价值的追求: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第90-92页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第92-98页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98-100页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第100-108页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第100-106页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第106-108页
 第三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第108-117页
  一、先进生产力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实现基础的重视第108-110页
  二、先进文化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崇尚道德、重视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第110-113页
  三、人民利益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归宿第113-116页
  四、"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特征第116-117页
 第四节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第117-125页
  一、"为谁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118-121页
  二、"怎样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自觉第121-122页
  三、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特征第122-125页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凝炼第125-168页
 第一节 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凝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25-133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26-127页
  二、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第127-130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与"具体"第130-133页
 第二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观第133-143页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规定性第133-136页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第136-141页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141-143页
 第三节 以人为本第143-152页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第143-147页
  二、"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第147-151页
  三、"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151-152页
 第四节 共同富裕第152-157页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第152-153页
  二、共同富裕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第153-155页
  三、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第155-157页
 第五节 公平正义第157-168页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第157-160页
  二、公平正义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第160-166页
  三、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第166-168页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第168-192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依据与原则第168-177页
  一、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第168-171页
  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条件第171-174页
  三、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第174-177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维度第177-187页
  一、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177-181页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181-184页
  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第184-187页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路径第187-192页
  一、政策调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有力措施第187-188页
  二、舆论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条件第188-189页
  三、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第189-190页
  四、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保障第190页
  五、自身修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在途径第190-192页
结束语第192-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06页
致谢第206-20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07-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竞争法律体系及其协调性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