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3-18页 |
·宫颈癌IMRT 计划设计研究 | 第13-14页 |
·CBCT 引导下宫颈癌IMRT 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研究 | 第14-16页 |
·图像引导的宫颈癌自适应放射治疗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宫颈癌IMRT 计划剂量学对比分析研究 | 第19页 |
·CBCT 引导下宫颈癌IMRT 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研究 | 第19页 |
·图像引导的宫颈癌自适应放射治疗研究 | 第19页 |
·本文主要贡献 | 第19-20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2章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对比分析 | 第21-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1页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研究操作流程 | 第22-24页 |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评估 | 第24-25页 |
·5 野IMRT 计划质量比较研究 | 第25-2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6页 |
·结果 | 第26-42页 |
·宫颈靶区体积参数 | 第26-27页 |
·肿瘤靶区观察指标 | 第27-31页 |
·调强计划PTV 照射体积(IV) | 第31-32页 |
·危及器官剂量观察指标 | 第32-34页 |
·5 野IMRT 计划质量比较研究结果 | 第34-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参数指标及其意义 | 第42-43页 |
·宫颈癌IMRT 计划评估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研究 | 第46-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研究对象与设备 | 第46页 |
·研究操作流程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47页 |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49页 |
·总体测量结果 | 第47-49页 |
·按扫描周期分组测量结果及其对比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3页 |
·摆位误差的意义 | 第49-50页 |
·测量设备的选取和测量方法 | 第50-51页 |
·治疗前总体摆位误差测量结果 | 第51页 |
·治疗后总体摆位误差测量结果 | 第51-52页 |
·不同扫描周期结果分析 | 第52页 |
·CTV 到PTV 的外扩边界计算 | 第52页 |
·其它相关问题探讨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射治疗研究 | 第54-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研究对象与设备 | 第54页 |
·摆位误差测量 | 第54-55页 |
·摆位误差的模拟 | 第55页 |
·PTV 的回缩法 | 第55页 |
·PTV 回缩范围 | 第55-56页 |
·治疗计划评估指标 | 第56页 |
·统计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 | 第57-60页 |
·靶区受照剂量结果 | 第57页 |
·直肠受照剂量结果 | 第57-58页 |
·膀胱受照剂量结果 | 第58页 |
·小肠受照剂量结果 | 第58-59页 |
·股骨头受照剂量结果 | 第59页 |
·使用回缩法推算合理的宫颈癌CTV 到PTV 的外扩范围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6页 |
·摆位误差对靶区剂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摆位误差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 第62页 |
·CTV-PTV 外扩距离分析 | 第62-64页 |
·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疗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