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城市综合管网三维漫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图标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背景及研究内容第11-13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1页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1-13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第13页
   ·概念说明第13-14页
   ·本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技术介绍第16-27页
   ·虚拟场景管理第16-17页
   ·碰撞检测第17-23页
     ·碰撞检测的基本思想第18页
     ·碰撞检测算法分类第18-19页
     ·碰撞检测算法的目标第19-20页
     ·包围盒技术第20-23页
   ·最短路径技术第23-24页
   ·局部路径规划技术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线性编码八叉树的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设计第27-45页
   ·Java3D碰撞检测的不足第27-29页
   ·基于线性编码的八叉树第29-32页
     ·传统八叉树算法的缺陷第29-30页
     ·基于线性编码的八叉树算法第30-31页
     ·特性分析第31-32页
     ·构造过程第32页
   ·混合包围盒算法的设计第32-41页
     ·几类包围盒比较第32-33页
     ·混合包围盒的提出第33页
     ·混合包围盒的构造第33-36页
     ·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第36-39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39-41页
   ·基于线性编码八叉树的碰撞检测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自动漫游路径规划第45-59页
   ·全局路径规划第45-55页
     ·图的存储结构第45页
     ·Dijkstra算法流程第45-46页
     ·管线网络的特点第46-47页
     ·Dijkstra算法的优化第47-55页
       ·优化方向第47页
       ·优化方法第47-51页
       ·进一步优化--分区编码限制搜索范围第51-53页
       ·算法优化结果分析第53-55页
   ·局部路径规划设计第55-58页
     ·障碍物的表示第55-56页
     ·算法描述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城市综合管网三维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9-80页
   ·系统需求第59页
   ·系统功能结构第59-60页
   ·系统架构第60-61页
   ·系统设计第61-63页
   ·模块设计第63-74页
     ·数据提取第63-65页
     ·管线建模第65-67页
     ·交互第67-68页
     ·碰撞检测框架的设计第68-70页
     ·场景管理第70页
     ·驾驶漫游第70-73页
     ·自动漫游第73-74页
   ·系统实现第74-79页
     ·系统软硬件配置第74页
     ·系统工作流程第74-76页
     ·系统界面第76-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80-82页
   ·全文总结第80页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80-81页
   ·本文工作的不足及相关研究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企业IT基础设施自动供给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应用层协议快速识别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