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 ·立题依据 | 第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公权力与私权利之简述 | 第22-29页 |
| ·公权力和私权利之应然关系 | 第23-25页 |
| ·私权利是公权力的源泉和基础 | 第23-24页 |
| ·公权力是私权利的保障 | 第24页 |
| ·公权力和私权利统一的基础是社会整体利益 | 第24-25页 |
| ·我国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实然关系 | 第25页 |
| ·政府公权力介入私权利领域的规则 | 第25-28页 |
| ·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正当性原则 | 第26-27页 |
| ·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合法性原则 | 第27-28页 |
| ·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规范性原则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政府制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正当性分析 | 第29-40页 |
| ·政府公权力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监管和干预 | 第29-32页 |
| ·政府公权力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监管 | 第30-31页 |
| ·政府公权力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干预 | 第31-32页 |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概念、立法目的及特征 | 第32-33页 |
| ·政府制定交强险条例的目的符合正当性原则 | 第33-39页 |
| ·保护公共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了公平公正 | 第34-37页 |
| ·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限制规范强化了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 | 第37-39页 |
| ·通过浮动汇率防范道德风险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我国制定和实施交强险有违规范性原则 | 第40-47页 |
| ·立法程序 | 第40-41页 |
| ·实体内容 | 第41-45页 |
| ·浮动费率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 ·无责赔付原则仍需厘清 | 第42-45页 |
| ·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从法理学角度完善交强险制度以平衡公私权关系 | 第47-54页 |
|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以美国和台湾为例 | 第47-50页 |
| ·美国 | 第47-48页 |
| ·我国台湾地区 | 第48-50页 |
| ·我国交强险制度的完善 | 第50-53页 |
| ·转变立法理念 | 第50页 |
| ·确保公民在交强险制度改革中有效参与 | 第50-51页 |
|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公私权冲突中的润滑作用 | 第51-52页 |
| ·完善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制度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