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思路及主体结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3-19页 |
一、法兰克福学派 | 第13-15页 |
(一) 形成和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二) 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 第14-15页 |
二、消费异化 | 第15-19页 |
(一) 异化概念探源 | 第15-16页 |
(二) 消费异化的实质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来源 | 第19-28页 |
一、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9-21页 |
(一) 现实条件——社会现实状况发生很大变化 | 第19-21页 |
(二) 理论条件——法兰克福学派自身发生理论转向 | 第21页 |
二、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论的理论来源 | 第21-28页 |
(一)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第22-24页 |
(二)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论的主要内容 | 第28-47页 |
一、揭露和批判消费异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 | 第29-40页 |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第29-31页 |
(二)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 第31-34页 |
(三) 人自身的异化 | 第34-40页 |
二、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途径 | 第40-47页 |
(一) 变革人们的消费观 | 第40-43页 |
(二) 唤醒人们在消费中的主体意识 | 第43-47页 |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论的当代价值 | 第47-52页 |
一、帮助我们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实质 | 第47页 |
二、开启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 | 第47-48页 |
三、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当下的生活方式 | 第48-49页 |
四、对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发意义 | 第49-52页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消费方式的提倡 | 第50页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生产方式的建构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