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2页 |
·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干湿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本文拟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劣化的试验研究 | 第24-56页 |
·引言 | 第24页 |
·干湿循环试验方案 | 第24-27页 |
·岩石试样特征 | 第24-26页 |
·试验设计及设备 | 第26-27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吸水性试验 | 第27-30页 |
·岩石吸水性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27页 |
·岩石吸水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干湿循环对岩石吸水率变化的影响 | 第28-30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 第30-36页 |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30页 |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干湿循环对岩石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抗拉试验 | 第36-40页 |
·岩石抗拉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36-37页 |
·岩石抗拉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干湿循环对岩石抗拉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 第40-51页 |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方案及步骤 | 第40-41页 |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干湿循环对岩石三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2-51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劣化效应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劣化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第56-74页 |
·引言 | 第56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56-62页 |
·干湿循环岩石损伤变量的确定 | 第56-58页 |
·干湿循环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方程的确定 | 第58-62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 | 第62-67页 |
·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砂岩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第62-64页 |
·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砂岩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第64-67页 |
·干湿循环作用对岩石统计损伤本构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67-72页 |
·干湿循环作用对威布尔分布参数m,F0 的影响分析 | 第67-68页 |
·干湿循环作用对临界损伤的影响分析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4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劣化的细观力学研究 | 第74-128页 |
·引言 | 第74页 |
·刚性颗粒离散元方法 | 第74-87页 |
·简单理想刚性颗粒模型 | 第75-78页 |
·复杂刚性颗粒流分析方法 | 第78-87页 |
·岩石细观力学模型的确定 | 第87-89页 |
·砂岩的细观物理组成与颗粒流分析尺度 | 第87-89页 |
·砂岩颗粒流模型的力-位移关系 | 第89页 |
·岩石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89-104页 |
·宏细观参数的一般关系 | 第90-95页 |
·宏细观参数的Placket-Burman 析因设计 | 第95-99页 |
·细观参数的半定量化解法 | 第99-104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数值计算分析 | 第104-116页 |
·干湿循环对砂岩颗粒接触状态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干湿循环对砂岩裂纹开展的影响 | 第107-116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细观损伤分析 | 第116-127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颗粒细观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116-122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颗粒细观能量密度的变化规律 | 第122-123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颗粒接触的损伤分析 | 第123-125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的细观劣化过程分析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5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岩体劣化效应研究 | 第128-146页 |
·引言 | 第128页 |
·节理岩体的广义Hoek-Brown 准则 | 第128-131页 |
·地质强度指标GSI 表的量化修正 | 第131-136页 |
·岩体体积节理数与岩体结构率评分的关系 | 第132-133页 |
·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体结构率评分的关系 | 第133-136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 第136-145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 | 第136-138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 | 第138-140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材料常数的变化规律 | 第140-141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 | 第141-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6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效应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探讨 | 第146-182页 |
·引言 | 第146页 |
·广义Hoek-Brown 准则强度折减法 | 第146-154页 |
·广义Hoek-Brown 准则强度折减法的基本思路 | 第147-148页 |
·广义Hoek-Brown 准则强度折减法的改进 | 第148-151页 |
·改进的广义Hoek-Brown 准则强度折减法FLAC 程序化 | 第151-154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效应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154-173页 |
·FLAC 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第154页 |
·库岸边坡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54-159页 |
·库岸边坡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159-173页 |
·干湿循环作用对库岸边坡的影响分析 | 第173-180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库岸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 第173-177页 |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效应对库岸边坡演化模式的影响 | 第177-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82-186页 |
·主要结论 | 第182-183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83-186页 |
致谢 | 第186-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6页 |
附录 | 第206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06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