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诉讼制度论文--证据制度论文

论证据失权制度在实践中的软化需求与回应

内容提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证据失权制度的内涵第13-15页
 (一) 证据失权的期限第14页
 (二) 当事人的过错第14页
 (三) 证据失权的后果第14-15页
二、证据失权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5-17页
 (一) 证据失权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5-16页
  1. 有利于实现诉讼的程序安定第15页
  2.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第15-16页
  3. 有助于实现诉讼的程序公正第16页
 (二) 证据失权制度价值取向的片面性第16-17页
三、审判实践中证据失权现象的普遍性及原因分析第17-22页
 (一) 证据失权现象在审判实践中的普遍性第17-19页
 (二) 证据失权现象普遍性的原因分析第19-22页
  1.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尚未完善第19-20页
  2. 我国尚未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第20页
  3. 我国法官释明权的规定有待细化第20-21页
  4. 《证据规定》对证据失权后果排除的规定过于单一第21-22页
四、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软化适用的必要性第22-24页
 (一) 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软化是适应我国现实法治环境的需要第22-23页
 (二) 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软化是适应我国民众法制水平与诉讼观念的需要第23页
 (三) 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软化是弥补我国证据失权制度后果过于严重的需要第23-24页
 (四) 证据失权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软化是弥补我国证据失权配套制度缺失的需要第24页
五、审判实践中对证据失权制度软化需求的应对措施第24-34页
 (一) 充分发挥法官的能动性避免过于频繁的适用证据失权规则第25-27页
  1. 适度允许当事人补充举证第25-26页
  2. 合理认定新证据第26页
  3. 宽松运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第26-27页
 (二) 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谨慎排除适用证据失权规则第27-30页
  1. 谨慎排除适用证据失权制度的法理基础第27-28页
  2. 谨慎排除适用证据失权制度的实例论证第28-30页
 (三) 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灵活适用证据失权规则第30-34页
  1. 灵活适用证据失权规则的法理基础第30-31页
  2. 灵活适用证据失权规则的实例论证第31-34页
结语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诉调对接”机制的现状及完善--兼论司法重负的成因与减负对策
下一篇:试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