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文献学论文

《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虚词训释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14页
 一 古代学者对虚词的阐释与研究第8-12页
 二 《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助字辨略》与《经传释词》虚词训释比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作者与版本第14-15页
  一、《助字辨略》的作者与版本第14页
  二、《经传释词》的作者与版本第14-15页
 第二节 两书的性质第15-18页
 第三节 编纂体例第18-24页
  一、《助字辨略》的编纂体例第18-20页
  二、《经传释词》的编纂体例第20-24页
第二章 语法思想比较第24-36页
 第一节 虚词的界定第24-25页
  一、《助字辨略》对虚词的界定第24页
  二、《经传释词》对虚词的界定第24-25页
 第二节 虚词的分类描写第25-30页
  一、《助字辨略》体现的虚词分类思想第26-27页
  二、《经传释词》体现的虚词分类思想第27-30页
 第三节 两书复音虚词研究第30-32页
 第四节 两书语法化研究第32-36页
第三章 虚词释义内容的比较第36-48页
 第一节 所收相同虚词训诂内容的比较第36-45页
  一、义项的比较第36-40页
  二、引证的比较第40-45页
 第二节 所收不同虚词训诂内容的研究第45-48页
  一、《助字辨略》未收《经传释词》收词研究第45-46页
  二、《经传释词》未收《助字辨略》收词研究第46-48页
第四章 虚词训释方法比较第48-62页
 第一节 《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的引据研究第48-49页
  一、《助字辨略》的引据第48-49页
  二、《经传释词》的引据第49页
 第二节 训释方法比较研究第49-62页
  一、《助字辨略》的训释方法第50-53页
  二、《经传释词》的训释方法第53-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承珙《小尔雅义证》训诂研究
下一篇:我国体育电视评论员的主持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