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动画角色表演概念及特点 | 第8-13页 |
| ·动画角色表演概念 | 第8页 |
| ·动画角色 | 第8页 |
| ·动画角色表演 | 第8页 |
| ·本文讨论的范围 | 第8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特点 | 第8-13页 |
| ·动画角色表演不是人演人 | 第8-9页 |
| ·动画不是人在演,只有角色没有演员 | 第8-9页 |
| ·动画角色可以是人可以不是人,可以说话也可以不说话 | 第9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方式是由角色的造型决定的,并且影响着角色造型 | 第9页 |
| ·动画角色的表演方式由角色的造型决定 | 第9页 |
| ·动画角色的表演也影响着角色的造型 | 第9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内容多于演员表演的内容 | 第9-10页 |
| ·动画角色表演是碎片化的表演 | 第10页 |
| ·所有的表演都是分裂的 | 第10页 |
| ·可以被无限修正的表演 | 第10页 |
| ·声音和画面分离的表演 | 第10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精髓——夸张 | 第10-11页 |
| ·动画角色和导演之间的第三者——动画师 | 第11-13页 |
| ·动画角色的灵魂是导演 | 第11页 |
| ·动画师不是演员 | 第11-13页 |
| ·动画师不必用自己的身体表演,却必须用视觉图像来体现他的体验 | 第11页 |
| ·多人完成同一角色,一人解决多个角色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美国三维动画片与中国学派动画片角色表演特点分析 | 第13-20页 |
| ·美国三维动画片中角色表演的特点 | 第13-16页 |
| ·准确细腻的情感表达 | 第13-14页 |
| ·准确的情绪表达 | 第13页 |
| ·细腻的情感表述 | 第13-14页 |
| ·不着痕迹的滑稽片段 | 第14-15页 |
| ·充分调动一切元素塑造角色,推进渲染剧情 | 第15-16页 |
| ·任何类型的角色都有合适的表演方式 | 第16页 |
| ·角色的表演体现黑、白人种和美国文化的强烈特征 | 第16页 |
| ·中国学派动画的角色表演特点 | 第16-20页 |
| ·动作流畅,行云流水 | 第17页 |
| ·表情相对简单,但通过动作的外化处理,能让观众透彻理解 | 第17页 |
| ·借助道具的表演让动画更加生动 | 第17-18页 |
| ·强烈的中国元素 | 第18-19页 |
| ·中国学派的动画表演的发展与变化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国产动画角色表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0-25页 |
| ·国产动画角色表演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常识性问题 | 第20-21页 |
| ·准确性问题 | 第21-22页 |
| ·动画角色不准确的行为 | 第21页 |
| ·动画角色不准确的情绪 | 第21-22页 |
| ·生搬硬套的问题 | 第22页 |
| ·生套洋人 | 第22页 |
| ·生套规律 | 第22页 |
| ·生套经典 | 第22页 |
| ·角色性格塑造的问题 | 第22-23页 |
|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5页 |
| ·导演的问题 | 第23页 |
| ·导演人才的问题 | 第23页 |
| ·导演对动画的无知 | 第23页 |
| ·导演对于动画角色表演的轻视 | 第23页 |
| ·资金的问题 | 第23-24页 |
| ·商业片的成本与目标观众群的要求 | 第24页 |
| ·动画师的职业素质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对于动画角色表演的一些个人看法 | 第25-30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三个层次 | 第25-26页 |
| ·准确 | 第25页 |
| ·精良 | 第25-26页 |
| ·独创 | 第26页 |
| ·动画导演应该重视动画角色表演 | 第26-27页 |
| ·动画角色表演与造型设计、美术风格、分镜语言、叙事方式一样重要 | 第26页 |
| ·在做造型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将角色表演考虑在内 | 第26-27页 |
| ·动画角色表演的三个层次都是导演必须把握的事 | 第27页 |
| ·动画师的培养 | 第27-28页 |
| ·课程体系的调整 | 第27页 |
| ·观察能力和技术表达能力的提高 | 第27-28页 |
| ·凝聚团队的宽松、向上的环境 | 第28页 |
| ·动画过程中导演和动画师必须密切沟通,塑造动画角色 | 第28页 |
| ·培养动画团队对国学的兴趣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