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理学论文

类球红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与PHB积累、产氢关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细菌群体感应及其研究进展第11-19页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节机制第12-15页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分子第15-16页
     ·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功能第16-19页
   ·类球红细菌群体感应及其与产氢的关系第19-20页
   ·研究群体感应的方法第20-21页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的提出第21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类球红细菌基本特性研究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菌株来源与培养基第23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3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23-24页
     ·检测方法第24页
     ·菌体染色第24页
     ·产氢条件优化研究第24-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29页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5-26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26页
     ·染色结果第26-27页
     ·碳源、光照、温度、交替光照对产氢的影响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类球红细菌中PHB含量及PHB合酶活性检测第31-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菌株来源与培养基第31页
     ·测定及分析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PHB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33页
     ·PHB合酶测定原理第33页
     ·巯基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3-34页
     ·PHB合酶酶学特性分析第34-36页
     ·PHB合酶活性检测的最佳反应体系的确立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信号分子的检测及其对菌落形态、碳源利用的影响第37-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菌株来源与培养基第37-38页
     ·培养条件第38页
     ·信号分子的浓缩抽提第38页
     ·信号分子检测第38-39页
     ·平板法设计第39页
     ·Biolog碳源代谢分析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比色法检测信号分子第40-42页
     ·检测菌株JZA1检测信号分子第42页
     ·加入信号分子的平板培养第42-43页
     ·碳源代谢多样性分析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类球红细菌群体感应、PHB与产氢关系研究第45-52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菌株来源与培养基第45页
     ·信号分子的浓缩抽提第45页
     ·PHB含量的测定第45页
     ·PHB合酶活性的测定第45-46页
     ·产氢装置和氢气含量的测定第46页
     ·信号分子加入不同生长阶段的类球红细菌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第52-53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和发表的相关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球红细菌自诱导物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采用SDSL-EPR技术研究LSECtin CRD结构域的运动性及构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