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27页 |
1.1引言 | 第9页 |
1.2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9-19页 |
1.2.1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0页 |
1.2.2常见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0-14页 |
1.2.2.1钒酸铋光催化剂 | 第11-13页 |
1.2.2.2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 第13-14页 |
1.2.3缺陷活化光催化剂 | 第14-16页 |
1.2.4半导体光催化应用 | 第16-19页 |
1.2.4.1光催化分解水产H2 | 第17页 |
1.2.4.2光催化CO2还原 | 第17-18页 |
1.2.4.3光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 | 第18-19页 |
1.3氧化物光催化剂表面活化方法 | 第19-25页 |
1.3.1元素掺杂 | 第19-20页 |
1.3.2贵金属负载 | 第20-21页 |
1.3.3半导体复合 | 第21-22页 |
1.3.4自掺杂 | 第22-23页 |
1.3.5溶液等离子体刻蚀 | 第23-25页 |
1.4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溶液等离子体活化晶面依赖的十面体钒酸铋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7-42页 |
2.1引言 | 第27-28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十面体钒酸铋样品制备 | 第28-29页 |
2.2.2溶液等离子体刻蚀十面体钒酸铋 | 第29页 |
2.2.3十面体钒酸铋晶面选择性光沉积 | 第29-30页 |
2.2.4十面体钒酸铋样品表征 | 第30页 |
2.2.5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气测试 | 第30页 |
2.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2.3.1十面体钒酸铋基本表征 | 第30-33页 |
2.3.2溶液等离子体处理形成钒缺陷 | 第33-37页 |
2.3.3钒缺陷促进十面体钒酸铋电荷分离 | 第37-40页 |
2.3.4钒酸铋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溶液等离子体制备氢掺杂蓝色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2-55页 |
3.1引言 | 第42-43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氢掺杂蓝色二氧化钛的制备 | 第43页 |
3.2.2氢掺杂蓝色二氧化钛的表征 | 第43-44页 |
3.2.3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气测试 | 第44页 |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3.1蓝色二氧化钛基本表征 | 第44-45页 |
3.3.2溶液等离子体引入氢掺杂 | 第45-48页 |
3.3.3氢掺杂蓝色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 | 第48-51页 |
3.3.4蓝色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3.3.5溶液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拓展 | 第52-53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4.1结论 | 第55页 |
4.2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