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中债权人保护之立法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的提出 | 第11-21页 |
·影响关联交易产生发展的三个要素 | 第11-13页 |
·关联企业与关联交易的发展 | 第11-12页 |
·股东的有限责任与关联交易 | 第12-13页 |
·法律保护的不对称与关联交易 | 第13页 |
·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损害的情形 | 第13-17页 |
·关联交易的利与弊 | 第14-15页 |
·造成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损害的情形 | 第15-17页 |
·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7-21页 |
·我国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 | 第18页 |
·我国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可能性 | 第18-19页 |
·对关联交易规制的意义 | 第19-21页 |
2 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模式的比较 | 第21-32页 |
·德国模式 | 第21-24页 |
·对合同型的关联企业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措施 | 第21-23页 |
·对事实型的关联企业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措施 | 第23-24页 |
·英美模式 | 第24-28页 |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25-26页 |
·衡平居次原则 | 第26-27页 |
·实质合并原则 | 第27-28页 |
·台湾地区立法分析 | 第28-32页 |
·借鉴德国的制度 | 第29-30页 |
·借鉴美国的制度 | 第30-32页 |
3 我国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2-39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第32页 |
·公司法上的相关规定 | 第32-39页 |
4 构建关联交易债权人利益保护之立法框架的设想 | 第39-50页 |
·总体思路 | 第39-43页 |
·关联交易债权人保护的立法模式探析 | 第39-41页 |
·我国的现实需要和立法框架的设想 | 第41-42页 |
·关联交易债权人立法的篇章安排 | 第42-43页 |
·事前预防机制 | 第43-44页 |
·明确股东的信义义务 | 第43页 |
·提高法定公积金 | 第43-44页 |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页 |
·事中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设立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的亏损承担机制 | 第44-45页 |
·合同终止时为从属公司债权人提供担保 | 第45页 |
·事后把关机制 | 第45-50页 |
·赋予债权人以代位权、撤销权 | 第45-47页 |
·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47页 |
·破产程序中引入衡平居次和实质合并原则 | 第47-48页 |
·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 第48-50页 |
5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