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社区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9-10页 |
·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10-11页 |
·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1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城市生态社区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生态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生态学(Ecology) | 第13页 |
·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Ecosystem) | 第13页 |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 第13-14页 |
·生态社区的内涵与外延 | 第14-16页 |
·生态社区的内涵 | 第14页 |
·生态社区的外延 | 第14-16页 |
·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 | 第16-18页 |
·环境清洁 | 第16页 |
·出行便利 | 第16页 |
·景观优美 | 第16页 |
·设施齐全 | 第16-17页 |
·管理高效 | 第17页 |
·绿色节能 | 第17-18页 |
3 生态社区建设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国外社区建设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国内社区环境建设的发展概况 | 第19-22页 |
·我国生态社区建设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我国社区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4 城市社区生态网构建 | 第22-44页 |
·空间生态网构成基本要素 | 第22-27页 |
·边界 | 第22-23页 |
·廊道 | 第23-24页 |
·基底 | 第24-25页 |
·基线 | 第25页 |
·斑块 | 第25-27页 |
·水系统生态网 | 第27-31页 |
·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 第27-28页 |
·雨水循环利用 | 第28-30页 |
·中水循环利用 | 第30页 |
·水景的生态效益 | 第30-31页 |
·绿化景观生态网 | 第31-34页 |
·社区绿地系统布局的几种主要模式 | 第31-32页 |
·社区绿地模式生态优化策略 | 第32-34页 |
·社区交通网组织 | 第34-37页 |
·重视道路网络的设置 | 第34-35页 |
·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 | 第35-36页 |
·其他生态交通理念的应用 | 第36-37页 |
·绿色建筑生态网 | 第37-41页 |
·建筑布局的合理性 | 第37-39页 |
·太阳能的利用 | 第39页 |
·环保建材利用 | 第39-40页 |
·其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 第40-41页 |
·社区生态管理网 | 第41-42页 |
·社区文化延伸 | 第41页 |
·社区管理高效 | 第41-42页 |
·硬质景观配置及照明 | 第42-44页 |
·硬质景观配置 | 第42-43页 |
·照明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5 生态社区实例分析 | 第44-53页 |
·社区建设的生态设计探索实例 | 第44-48页 |
·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的案例分析 | 第44页 |
·浙江海盐县南塘街小区生态住宅设计 | 第44-47页 |
·北京北潞春生态示范小区 | 第47-48页 |
·生态社区良好居住环境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 第48-52页 |
·从整体上规划社区内部要素 | 第49页 |
·重视当地物质文化资源 | 第49页 |
·遵循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创建原则 | 第49-50页 |
·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 | 第50页 |
·提高生态管理理念 | 第50-51页 |
·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生态意识 | 第51页 |
·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