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22页 |
·旅游目的地营销 | 第13-19页 |
·新媒体营销研究 | 第19-21页 |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2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概念解析 | 第26-33页 |
·旅游目的地 | 第26-29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6页 |
·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 | 第26-29页 |
·新媒体营销 | 第29-33页 |
·新媒体的概念 | 第29页 |
·新媒体的特征 | 第29-31页 |
·新媒体营销的内容 | 第31页 |
·新媒体营销的意义 | 第31-33页 |
3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对比分析 | 第33-39页 |
·概念范畴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旅游目的地传统营销 | 第33页 |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 | 第33-34页 |
·营销模式对比分析 | 第34-37页 |
·角色设定 | 第34-35页 |
·信息提供 | 第35页 |
·传播模式 | 第35-37页 |
·营销成本 | 第37页 |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较之传统营销的优势 | 第37-39页 |
·营销方式柔软化 | 第37页 |
·营销范围全球化 | 第37页 |
·营销模式双向化 | 第37-38页 |
·营销过程简洁化 | 第38-39页 |
4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运作模式研究 | 第39-54页 |
·营销主体分析 | 第39-40页 |
·营销客体论证 | 第40-43页 |
·客体基数分析 | 第40页 |
·客体特征探讨 | 第40-42页 |
·客体变化趋势 | 第42-43页 |
·营销渠道解析 | 第43-53页 |
·官方旅游网站 | 第43-44页 |
·旅游网络中间商 | 第44页 |
·智能终端设备 | 第44-46页 |
·旅游博客 | 第46-47页 |
·旅游微博 | 第47-49页 |
·旅游团购 | 第49-51页 |
·即时通讯工具 | 第51页 |
·SNS社交类网站 | 第51-52页 |
·BBS网络论坛 | 第52页 |
·网络游戏植入 | 第52-53页 |
·营销效果反馈 | 第53-54页 |
·市场发展与售后服务 | 第53页 |
·信息追踪与反馈 | 第53-54页 |
5 旅游目的新媒体营销的应用研究 | 第54-57页 |
·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的操作原则 | 第54-55页 |
·新旧共用原则 | 第54页 |
·整体形象原则 | 第54页 |
·交互精准原则 | 第54-55页 |
·目的地热门新媒体营销策略的发展建议 | 第55-57页 |
·加V、精开、邀名人——目的地微博营销 | 第55-56页 |
·广泛、原创、针对性——目的地BBS、SNS营销 | 第56页 |
·持续、专业、重质量——目的地团购营销 | 第56-57页 |
6 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案例分析——《李时珍·横岗山LOHAS主题旅游区总体规划》 | 第57-72页 |
·李时珍·横岗山LOHAS主题旅游区新媒体营销机遇分析 | 第57-58页 |
·《李时珍·横岗山LOHAS主题旅游区总体规划》背景介绍 | 第57页 |
·李时珍·横岗山LOHAS主题旅游区新媒体营销契机剖析 | 第57-58页 |
·《李时珍·横岗山LOHAS主题旅游区总体规划》新媒体营销解读 | 第58-72页 |
·锁定市场——动静皆备,新旧兼顾 | 第58-65页 |
·打造形象——动之新,静之旧 | 第65页 |
·引爆市场——新旧结合,重磅出击 | 第65-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主要结论 | 第72页 |
·研究不足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