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组件制造和服役过程残余应力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硅基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单晶硅太阳电池 | 第12-13页 |
·多晶硅及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 第13页 |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 第13-14页 |
·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国外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5-16页 |
·国内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6-17页 |
·太阳电池热应力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太阳电池片制造过程残余应力研究 | 第23-44页 |
·引言 | 第23页 |
·硅锭铸锭过程的残余应力分析 | 第23-31页 |
·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模型参数与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24-25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硅锭切片过程应力重分布计算 | 第31-35页 |
·问题描述 | 第31-32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电极烧结过程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第35-42页 |
·问题描述 | 第35页 |
·分析模型与参数 | 第35-37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太阳电池组件焊接过程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 第44-62页 |
·引言 | 第44页 |
·太阳电池片的模型参数与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44-46页 |
·焊接区域对太阳电池片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6-56页 |
·焊接温度对太阳电池片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56-59页 |
·焊条型号对太阳电池片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太阳电池组件热应力分析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页 |
·问题描述与模型参数 | 第62-64页 |
·问题描述 | 第62-63页 |
·模型参数 | 第63-64页 |
·热应力分析的理论模型 | 第64-68页 |
·太阳电池组件在热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场分析 | 第64-67页 |
·太阳电池组件在热载荷作用下的热应力分析 | 第67-68页 |
·组件封装过程热应力的数值结果验证 | 第68-73页 |
·组件服役过程热应力的数值结果验证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太阳电池组件服役过程的残余应力研究 | 第76-94页 |
·引言 | 第76页 |
·问题描述与模型参数 | 第76-79页 |
·问题描述 | 第76-77页 |
·模型参数 | 第77-79页 |
·太阳电池组件服役过程的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79-92页 |
·玻璃盖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79-84页 |
·上层EVA胶膜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84-85页 |
·电池片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85-87页 |
·下层EVA胶膜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87-88页 |
·TPT复合膜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88-90页 |
·组件的温度和应力路径曲线分析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太阳电池组件服役寿命的评估方法研究 | 第94-106页 |
·引言 | 第94页 |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第94-96页 |
·太阳电池片的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 第96-100页 |
·小型冲压试验技术的原理 | 第96-9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7-100页 |
·太阳电池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 | 第100-104页 |
·问题描述 | 第100-101页 |
·太阳电池片疲劳参数的确定 | 第101-102页 |
·基于ANSYS软件太阳电池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 | 第102-104页 |
·延长太阳电池组件服役寿命的措施与方法 | 第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106-110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06-109页 |
·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