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同轴纳米电缆 | 第9-16页 |
| ·同轴纳米电缆概述 | 第9页 |
| ·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方法 | 第9-15页 |
| ·同轴纳米电缆的应用及展望 | 第15-16页 |
| ·银钒氧化物 | 第16-19页 |
| ·银钒氧化物概述 | 第16页 |
| ·银钒氧化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 第16-18页 |
| ·一维银钒氧化物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导电聚合物 | 第19-22页 |
| ·导电聚合物概述 | 第19-20页 |
| ·导电聚合物的分类、结构特征和基本性能 | 第20-21页 |
| ·导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第2章 银钒氧化物/聚合物同轴纳米电缆的构筑与表征 | 第24-32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银钒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25-26页 |
| ·以V_2O_5溶胶为钒源的流变相自组装法 | 第25-26页 |
| ·以NH_4VO_3为钒源的简单水热法 | 第26页 |
| ·银钒氧化物/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构筑工艺 | 第26-28页 |
| ·AgVO_3作氧化剂 | 第27页 |
| ·(NH_4)_2S_2O_8作氧化剂 | 第27-28页 |
| ·银钒氧化物/聚苯胺同轴纳米电缆的构筑工艺 | 第28页 |
|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28-32页 |
| ·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 ·性能表征 | 第29-32页 |
| 第3章 银钒氧化物/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2-47页 |
| ·银钒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 ·XRD分析 | 第32-33页 |
| ·FESEM、TEM及EDS分析 | 第33-36页 |
| ·AgVO_3作氧化剂构筑的AgVO3/PPy同轴纳米电缆的结构与性能 | 第36-40页 |
| ·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 ·性能研究 | 第38-40页 |
| ·(NH_4)_2S_2O_8作氧化剂构筑的同轴纳米电缆的结构和性能 | 第40-47页 |
| ·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 ·性能研究 | 第43-47页 |
| 第4章 银钒氧化物/聚苯胺同轴纳米电缆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47-53页 |
| ·银钒氧化物/聚苯胺同轴纳米电缆的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 ·XRD分析 | 第47-48页 |
| ·FTIR分析 | 第48-49页 |
| ·FESEM及TEM分析 | 第49-50页 |
| ·银钒氧化物/聚苯胺同轴纳米电缆的性能研究 | 第50-53页 |
| 第5章 银钒氧化物/聚合物同轴纳米电缆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53-59页 |
| ·银钒氧化物/聚合物同轴纳米电缆的形成过程分析 | 第53-54页 |
| ·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 ·聚吡咯和聚苯胺包覆的共同点 | 第54-58页 |
| ·聚吡咯和聚苯胺包覆的差异 | 第58-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
| 专利情况 | 第65页 |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