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既往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3-15页 |
·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难点 | 第17-18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2 江汉平原民居自发更新的概况 | 第19-47页 |
·江汉平原地区民居更新的背景 | 第24-32页 |
·江汉平原传统民居概述 | 第32-40页 |
·江汉平原某地区当代民居更新的现状 | 第40-44页 |
·评述:物化的需求—→民居自发更新的原动力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江汉平原当代民居空间、形态的演绎 | 第47-66页 |
·案例描述 | 第47-49页 |
·内部空间 | 第49-54页 |
·外部形态 | 第54-56页 |
·居住品质评价 | 第56-57页 |
·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及途径 | 第57-59页 |
·评述:建筑师的介入—→引导与误导 | 第59-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江汉平原当代民居的建造秩序与建构方式 | 第66-103页 |
·分期施工 | 第66-68页 |
·建造秩序 | 第68-84页 |
·建造阶段的特征 | 第84-87页 |
·民居更新的成本预算 | 第87-90页 |
·民居更新的资金流向——农村的房地产业 | 第90-91页 |
·全民造屋运动 | 第91-95页 |
·评述:新的营建体系—→民居更新由自发到自觉 | 第95-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5 结语 | 第103-108页 |
·民居更新的核心问题:由自发到自觉 | 第103-105页 |
·民居是聚落中的民居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附录1:建筑调查列表 | 第112-113页 |
附录2:调研问卷——户主篇(2-1 针对待建房居民) | 第113-115页 |
附录3:调研问卷——户主篇(2-2 针对待建房居民) | 第115-117页 |
附录4:访谈问卷——匠师篇(3-1 策划) | 第117-118页 |
附录5:访谈问卷——匠师篇(3-2 放线) | 第118-119页 |
附录6:访谈问卷——匠师篇(3-3 基础) | 第119-120页 |
附录7:访谈问卷——匠师篇(3-4 墙体及楼梯) | 第120-121页 |
附录8:访谈问卷——匠师篇(3-5 楼板) | 第121-122页 |
附录9:访谈问卷——匠师篇(3-6 抹灰及初装修) | 第122-123页 |
附录10:访谈问卷——技术人员篇(针对文保部门人员) | 第123-124页 |
附录 1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4页 |